如何调整好睡眠?北大院士等为你支招

如何调整好睡眠?北大院士等为你支招
文章图片
疫情影响之下
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
和阳光的心情
北大疫情防控讲座来支招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为大家科普“疫情下如何调节睡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
主任医师黄薛冰
和大家讲解“疫情下的心理调适”

走出睡眠认识常见误区
陆林院士讲解到
成年人的推荐睡眠时间为7-8小时
他分析了
几种常见的对睡眠的误解
帮助我们走出误区
常见睡眠认识误区
1
误区一:边看电视边睡觉
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 , 一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 , 就能睡着 , 但是这种方法特别不可取 , 睡觉就一定要在床上 , 而且在床上不要做与睡觉无关的事情 。
2
误区二:睡前运动益于睡眠
适量的运动可提升晚上的睡眠质量 , 但如果临睡前才开始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 , 往往睡眠效果不佳 , 理想的运动时间应当是午后 。
3
误区三:晚上失眠白天补觉
因手机或游戏而晚睡的人 , 常延迟起床时间来补偿睡眠 , 会形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 。

调节睡眠的实用方法
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我们
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
保护大脑 , 提高记忆力
增强机体抵抗力 , 调节情绪
陆林院士为我们带来
调节睡眠的实用方法
01
改变睡眠习惯和睡眠用具
自我训练 , 实现规律作息 。 无论前一晚睡了多久 , 尽可能在基本固定的时间起床 , 不要赖床或睡回笼觉 , 周末也不要相差过大 。 建立卧室/床与睡眠的强有力联系 , 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只有感到明显困倦后才上床休息 。
避免就寝前的过度刺激 。 试图躺下入睡至少一小时之前 , 停止活跃的脑力活动 , 考虑学习一套放松方法 , 晚上躺下入睡前加以练习 。 床垫宜相对坚实 , 不要过度松软塌陷 , 基于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舒适的枕头 , 枕高约10厘米为宜 。
02
有意识改变
入睡时 , 有意识地运用那些最能使自己感觉舒适、温馨、宁静的美好情景而进行想象;用积极的语言来鼓励自己 。
利用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学习方式充实自己 , 培养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 通过听音乐、画画等健康方式 ,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
如何调整好睡眠?北大院士等为你支招
文章图片
03
合理饮食 , 放平心态 , 适当锻炼
饮食影响睡眠质量的好坏 , 科学的饮食有助于睡眠 。
首先 , 应注意按时吃三餐 , 尤其是早餐 , 这样可以调整体内的运作机制 , 对睡眠也会有好的影响;其次 , 最好不要在睡前吃东西 , 晚餐最好在睡前2-3小时结束 , 晚上也不要吃太多东西不要使用兴奋性物质 , 例如酒精 , 咖啡 , 浓茶等 。
在一定的指导下尝试一些认知调整、放松练习、心理稳定化等心理调适技术可以帮助个体稳定情绪 , 并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
如何调整好睡眠?北大院士等为你支招
文章图片

保持健康心态
用科学的认知、有效的方法
帮助我们适应变化、调整航向
身心愉悦 , 内外和谐
最好的时光即是当下
黄薛冰医生为我们提供了
保持好心态的几种方法
01
拓展自己的创造力
拓展自己的创造力 , 可以促进好心态的保持 。 比如可以多看、几部喜欢的电影多读几本有意思的书籍 , 获得对世界的间接经验 , 这些其实同样是一种创造、一种积累 。 我们也可以在宿舍和校园中寻找更多的渠道 , 来满足我们创造的需求 , 比如写生、摄影、参加体育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