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现在知道还不晚!肝胆胰外科专家的健康忠告

医生|现在知道还不晚!肝胆胰外科专家的健康忠告

文章图片

医生|现在知道还不晚!肝胆胰外科专家的健康忠告

汇聚名医 , 照亮生命
作为长江日报创刊73周年
暨长江日报读者节系列活动之一
“医路星光”大型公益科普直播
今天(26日)进入第五场
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
肝胆胰外科主任蔡常春
将为大家“云”上科普
谈谈肝胆胰相关的疾病防范
医生一定要千方百计为病人多着想 , 不断精进技术、磨炼本领 。
肝胆胰专科疾病往往来势汹汹 , 其治疗过程更是充满难险 。 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荆楚楷模 , 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蔡常春从医二十多年 , 始终牢记医者使命 , 刻苦钻研医学 , 用高超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 , 用良好的沟通树立患者的信心 。 他制作上百部PPT打开手术患者心结 , 被患者亲切地称为“语言处方医生” 。
在肝胆胰外科领域 , 他笃行不辍、不断向高难度挑战 , 勇于为患者担风险 , 甚至有新疆患者跨4000公里慕名而来 。
01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疯长
一个小孔巧解取石难题
肝胆结石发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上腹部痉挛性的绞痛合并寒战、高热 , 有时疼痛会放射至右肩背部;严重时 , 大男人也会捂着肚子蜷缩着身体 , 疼得大汗淋漓 , 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 。
对于经常发作的患者来说 , 频繁手术取石难免心生恐惧与抗拒 , 如何尽可能为患者减少痛苦 , 又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前不久 , 蔡常春主任和他的团队就通过一个小穿刺孔解决了患者的取石难题 。
72岁的陈爷爷早年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 先后接受过4次取石手术 , 切除了胆囊和部分肝脏 。 结石多次复发 , 让老人痛不欲生 。 今年2月 , 他再次出现上腹疼痛、伴寒战、高热等症 , 当时就意识到结石的老毛病又犯了 。
蔡常春主任查房 。 记者胡冬冬 摄
经朋友介绍 , 他来到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 。 结合老人的病史 , 考虑因数次胆道手术 , 腹腔粘连严重 , 术中寻找胆管困难 , 稍有不慎可能损伤周围脏器 , 蔡常春和专家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 , 决定另辟蹊径 , 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不开刀为患者解除危机 。
医生们在X线引导下 , 从患者体表皮肤穿刺进入肝内扩张胆管 , 再经过多次窦道扩张 , 放置胆道引流管 , 通过胆道镜成功将结石取净 。 术后第一天 , 陈爷爷就可以下床活动 。
“胆管结石病因复杂 , 术后复发率高 , 若频繁开腹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 ”蔡常春说 , 医生一定要千方百计为病人多着想 , 不断精进技术、磨炼本领 , “小孔”手术也能解决大问题 。
多年如一日 , 蔡常春主任带领医疗团队致力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技术创新 , 尽可能为患者减少痛苦 ,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去年11月 , 武汉市总工会还为蔡常春团队颁发武汉市“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奖牌 。
02
不盲从权威 , 敢接烫手山芋
挑战外科“珠穆朗玛峰”
从不迷信和盲从权威 , 蔡常春敢接烫手山芋 , 带领团队向高难度挑战 , 勇闯生命禁区 。
他开展了自体肝移植手术 , 让已属晚期肝癌的病人至今又存活了6年多 , 他带领团队先后攻克腹腔镜下肝尾状叶切除、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这些被誉为外科“珠穆朗玛峰”的技术难关 , 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泛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