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部肌萎缩的诊断与预后

导语:肌萎缩侧索硬化是运动神经元退变的一种疾病 。 在这些病人中 , 大约有10%能找到致病基因 , 其余90%是散发型 , 中国散发型ALS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约为71个月 , 生存率约为10年 。
其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最近在欧洲进行的一项大型多中心研究发现 , 起病部位、发病年龄、诊断级别、诊断延迟时间、用力肺活量、进展率、额颞叶痴呆的扩增状况等8个变量可以用来建立预测个体预后的模型 , 许多其他环境和遗传因素也会影响ALS的预后 。
球部肌萎缩的诊断与预后
文章图片
01肌萎缩侧索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年龄以及性别有关系的
1、开始发病的年龄
发病年龄是影响ALS预后的独立因素 。 按照发病年龄 , ALS可分为青少年型ALS、成年型ALS等 。 多数青少年ALS患者的病程进展速度慢于其他年龄起病者 , 且存活时间更长 , 但是一些特殊的基因型 , 例如肉瘤融合基因P525L可以显示出快速进展 。 ALS在40岁前发病 , 多数表现为显著的上运动神经元ALS , 这部分患者比典型的表型生存期长 。
但80岁以后开始发病患者的生存时间特别短 , 这可能与老年人代偿功能较差 , 焦虑程度较高 , 对症治疗不足有关 。 上运动神经元的累及程度和起始部位也与年龄有关:老年患者球部病变较多 , 上运动神经元受累较少 。
球部肌萎缩的诊断与预后
文章图片
2、男女性别原因
性别对ALS预后的影响目前有不同的结论 , 大多数研究未发现性别对预后的影响 , 目前尚未将其纳入预后预测模型 。 在家族性ALS中 , 在重复突变的ALS患者中 , 有脊髓性疾病的男性患者生存时间较短 , 性别也可能影响致病基因的作用 。
ALS患者中 , 男性和女性ALS患者的临床特征也存在差异:男性ALS发生率较高 , 起病年龄较早 , 散发性ALS男性患者多为脊髓起病 , 而女性患者球部起病较常见 , 在各种特殊类型中 , 男性患者的连枷臂、连枷腿和呼吸肌起病发生率较高 。 男性和女性ALS临床表现的差异可能与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免疫背景和不同的性激素作用有关 。
球部肌萎缩的诊断与预后
文章图片
02对此类病情的特点 , 是需要深入地了解的 , 这对于病情的恢复是有效果的
1、发病部位
按发病部位将ALS分为球型、颈髓型、胸髓型和腰髓型 , 我国散发型ALS中球型起病约占7.8% , 一般认为球型ALS患者的预后较差 , 但有20%的患者预后较好 。 对有吞咽困难的脊髓起病患者 , 其预后与球部起病相似 , 提示早期营养不良可能与球部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呼吸性肌肉痉挛的病人预后也较差 , 生存期为27个月(起病至死亡或永久辅助通气) , 与球部起病者相似 。
球部肌萎缩的诊断与预后
文章图片
在ALS功能评分修订版中 , 反映病情发展程度最常用的指标为ALS功能评分的变异性 , 有研究发现 , 该指标可以预测ALS患者的预后:ALSFRS-R在诊断时 , 当其满分48分下降时 , 数值除以诊断延迟 。
得到的FRS值是ALS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 △FRS越大生存率越短 , 且△FRS以0.5和1为界分为3组 , 分别为0.5和1 。 后来的研究认为 , 以研究人群的三分位数(0.47和1.11)为分界点更为适当 。 其他反映疾病进展速度的指标有电生理指标和肺功能等 , 发现与预后有关 。
球部肌萎缩的诊断与预后
文章图片
2、诊断延迟
在以往的研究中 , 发现我国ALS患者在确诊ALS后14个月左右出现明显的延迟 , 不同亚型之间的延迟时间存在差异 , 而球部起病者在确诊时出现较小的延迟时间 。 确诊延误时间是公认的ALS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 , 时间越长 , ALS患者的生存率越高 。 这种情况可能与诊断延迟反应的进展缓慢有关 。 ALS诊断标准目前普遍采用的有好几种标准 , 预后都有一些关系 , ALS预后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