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查出肺结节,为何有些癌变有些却消失?专家:理性看待科学应对( 二 )


同样查出肺结节,为何有些癌变有些却消失?专家:理性看待科学应对
文章图片
查出肺结节 , 科学应对是关键
同样是肺结节 , 为什么结局却大不相同呢?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型病灶 , 小于1厘米的被称为肺小结节 , 而小于5毫米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 。 但“肺结节”包含多种疾病 , 所以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 。 不同密度的肺结节 , 其恶性概率不同 , 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 。 其中 , 亚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 , 依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
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朱晓莉主任医师指出 , 很多病人诊断出肺结节后 , 出现焦虑、抑郁 , 导致到处求医 , 甚至盲目地认为只有手术才心安 。 其实 , 有些磨玻璃结节患者第一次就诊时 , 医生很难鉴别炎症和早期肺癌 , 为避免发生误诊 , 医生常常建议患者先观察3个月再复查 , 不建议立即手术 。 若3个月后 , 肺结节没有消失或有增大 , 需进一步检查考虑是肿瘤 , 再行手术也不迟 , 这样可以避免过度诊断及延误治疗 。
多学科联合会诊 , 避免过度诊断及延误治疗
据了解 , 中大医院开设肺结节专病门诊和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MDT) , 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专业和便利的就诊渠道 。 “对于查出肺结节的患者 , 每周三上午医院提供肺结节专病门诊 , 进行专业化诊疗 。 而对于肺结节患者中高度疑似肿瘤的 , 每周四下午4点 , 中大医院肺结节诊治中心采用多学科会诊(MDT)的模式 , 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心外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专家为主要成员 , 囊括了肿瘤科、检验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科室专家 , 对来自省内外各地的疑难杂症患者进行恶性概率分析 。 ”朱晓莉主任医师说 , 经多学科会诊后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 对患者来说是最受益的 。
专家提醒 , 如果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或小结节 , 不要过度惊慌 , 因为大部分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 , 但也不要太过忽视 , 应及时就医 , 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如胸部CT定期随访、肺癌早筛的血液检查、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穿刺、痰细胞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 避免早期肺癌拖成晚期肺癌 。
特别注意的是 ,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 , 建议每年需要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 。 所谓的“肺癌高危人群” , 是指年龄大于等于40岁 , 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 , 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 , 戒烟时间<15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 一旦有上述高危因素 , 一定要引起重视 , 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 , 力争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