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护理之路 患者认可是她前进的动力( 二 )


最美逆行者:闻令而动阻击疫情筑牢安全屏障
在疫情大考前 , 护理团队闻令而动 , 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这让黄沂引以为傲 。
2020年初 , 在医院党委发出驰援湖北的号召时 , 黄沂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 接近30年的职业生涯告诉她 , 这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 然而 , 在当时的情况下 , 坚守广西大本营 , 守好本土第一道关卡 , 更是身为护理部主任必须肩负的重任 。 送别奔赴湖北抗疫前线的护理人员后 , 黄沂带领团队及时制定各项制度、流程 , 不断完善各岗位职责 , 合理调配人力确保防疫工作有序开展 。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 黄沂团队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 筑牢疫情防控的屏障;形成快速反应的调集机制 , 组建大规模核酸护理采样队 , 编写《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方案》《核酸采样手册》等 。
“面对各类紧急的疫情防控任务 , 我们不断制定和完善紧急调配预案 , 包括人力和物资调配、工作流程和内容等 。 每一次 , 大家都及时回应、分工有序、全力协作 , 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 ”黄沂动容地说 。
2022年大年初五晚上10点 , 黄沂再一次接到上级通知:立即组建200人的核酸采样队支援百色并连夜出发 。 不到两小时 , 一支精干的护理队伍迅速集结、待命出发 。
凌晨4点 , 南宁的冬夜寒风冷雨 , 护士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集合地 , 一个个拖着行李箱在雨中奔走的身影如同汇聚而来的暖流 。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 黄沂的内心炙热滚烫 , 眼底泛起泪光 , “所有人奔赴同一个目标 , 为了相同的使命 , 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希望和磅礴的力量 。 ”
这种希望来自职业、来自责任 , 更来自未知回报便已舍身投入的纯粹 。 疫情之下 , 外出支援的护理队伍组建了多次 , 从湖北到上海 , 从东兴到百色 , 启程的航班和大巴里装满了白衣天使的赤子之心 。 黄沂常问:“有什么困难吗?我来想办法解决 。 ”可是得到回复大多都是“我们很好 , 请放心” 。
李依垚是仙葫院区急诊科的一名护士 , 也是援沪医疗团队的一员 。 “出发时 , 黄沂主任站在停机坪随着飞机滑行的方向一路目送我们 , 那是一种像妈妈一样的爱 , 像家人一样的依靠 。 ”她说 。
每每驻足送别 , 黄沂都在思考:“他们给予我的实在太多 , 而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只有更加努力地带好团队 , 才不会辜负他们的付出 。
学科带头人:与时俱进求创新抓稳机遇谋发展
在护理部干事蒋菲菲眼里 , 黄沂具有改革创新意识 , 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 。 作风硬朗 , 要求严格 , 善于抓大事 , 谋长远 , 尤其在学科专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 。
“医院真正的硬实力肯定是诊疗效果 。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 病人下了手术台 , 观察管道、伤口、生命体征等等情况 , 都是护士该做的事情 。 ”黄沂介绍 , 护理工作的早期阶段依赖经验分析 , 而现在应用各类系统工具能使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护理团队创新护理管理模式 , 从终末质量控制到过程质量控制 , 从经验分析到运用5W1H、FMEA、PDCA等各类工具科学评价 , 借助不断优化的智慧医疗系统 , 实现了压疮、跌倒、血栓等护理风险的评估、预警、上报和监控 , 以及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的集成、提取和线下护理质量的督导和追踪 。
三十载护理之路 患者认可是她前进的动力
文章图片
黄沂(左二)在病区查看病人情况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