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榜|夏至吃面,看山东的硬实力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 北京时间6月21日17点14分迎来夏至节气 。
夏至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 , 中国人讲究“吃”的仪式感 。 “冬至饺子夏至面” , 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 , 但吃面却大有共识 , 民间便有“吃了夏至面 , 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
夏至吃面 , 山东申请出战 。
山东的面、卤子展现了齐鲁饮食文化的发达 , 原因之一是原材料有硬实力支撑 。
山东有什么特色面?下面就举几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 。
山东热榜|夏至吃面,看山东的硬实力
文章图片
福山大面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福山大面又称福山拉面 , 是烟台人离不开的面之一 。 福山大面烹饪技艺复杂 , 面条柔滑鲜美、细如银丝;它以海鲜做浇头和卤 , 每一种海鲜都是新鲜大块儿的 , 配料丰富 , 面条与汤底实现了完美融合 。 在福山 , 每逢聚餐宴席 , 必不可少的便是这碗大面!
山东热榜|夏至吃面,看山东的硬实力
文章图片
临清什香面也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山东热榜|夏至吃面,看山东的硬实力】菜码丰富、香醇浓郁的什香面是聊城临清的名吃 。 什香面讲究“以菜为主” , 所以放进碗中的面条不可太满 , 铺满碗底即可 。 将十八道菜码各取些放入碗中 , 拌匀后宛如一件艺术品 , 细嫩光滑、爽滑弹牙的面上红黄绿白紫各色菜码相称 , 各种蔬菜的香味交织在一起 。 十种菜样、八种调料配上一碗面的仪式感和满足感独一无二!
此外 , 蓬莱小面(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城摔面(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鸡鸭和乐(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照涛雒羊肉面(日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宁津大柳面(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颇具盛名 。
夏至吃面 , 还有一个原因 , 夏至新麦已收获 , 人们尽兴吃面 , 有“尝新”之意 , 既解馋享口福 , 也是盛夏的便捷饭食 。
说到新麦 , 山东又迎来一个丰收季 。
山东热榜|夏至吃面,看山东的硬实力
文章图片
据农情调度 , 截至6月20日下午5时 , 山东全省应收小麦6003万亩 , 已收5935.8万亩 , 占98.9% , 日收获198.6万亩 , 其中机收5914.4万亩 , 当日上阵联合收割机2.48万台 。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 , 山东农业总产值首个过万亿元 。 2021年 , 山东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1亿斤 , 较上年增加10.7亿斤 , 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 , 是全国5个增产10亿斤以上的省份之一 , 居全国第三位 。
不少网友说 , 山东面的卤子 , 无论是蔬菜还是海鲜都很硬核 , 这同样是因为山东有硬实力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山东省以占全国约1%的淡水资源 , 灌溉了占全国约6%的耕地 , 生产了占全国约8%的粮食、9%的肉类、12%的水果、13%的蔬菜 。 2021年 , 山东蔬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 蔬菜总产量8801.1万吨 , 稳居全国首位 。 猪牛羊禽肉产量815.1万吨 , 增长12.9% 。
作为海洋资源大省 , 山东藏粮于海 。 山东是我国海洋水产大省 , 全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达到59处 , 全国每4个海洋牧场就有一处在山东 。 据2021年中国水产年鉴统计数据 , 山东省水产养殖总产量为615万吨 , 总产值1565亿元 , 全国排名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