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打造敢于向死神亮剑的团队( 二 )


技术 , 是魏振宇最乐意谈的话题 。 术中超声监测是一个心外科发展的代表 。 而毓璜顶医院在2017年就完成了首例“单纯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先心病”填补省内空白 , 让科室跨入国内先心病微创介入治疗先进行列 。 “不开刀、不用放射线和造影剂 , 也不用全麻气管插管 , 仅需要一台超声机 , 就可以进行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 ”他自豪地说 。
荣成的5岁男孩因先天性心脏病入院治疗 。 根据病例 , 男孩在三年前因查体发现心脏杂音 , 入院心脏彩超显示为先天性心脏病 , 房间隔缺损(II孔型) , 缺损大小约为1.4cm 。
据魏振宇介绍 ,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先天畸形 , 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 其中简单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占70%以上 。
尽管传统的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 但两种方式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缺陷 。 前者创伤大、恢复时将长 , 后者创伤小 , 却需使用放射线及造影剂 。 “整个手术的过程中 , 超声影像就仿佛是手术医生的一双眼睛 , 通过不停的更换超声影像的不同切面 , 来告知手术的进展程度 , 还需要心外科、超声科、麻醉科的紧密合作才能够顺利完成 。 当时的手术非常成功 。 ”魏振宇说 , “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技术的出现不但使患者免于开胸之苦 , 而且不需使用放射线及造影剂 , 没有辐射损伤 , 没用过敏、肾损伤的风险 , 实现了‘不开刀 , 无放射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 除了为患者带来福音 , 也为医护人员带来益处 , 使医护人员从闷热的铅衣中解放出来 。 ”
此外 , 毓璜顶医院心外科还在全省最先使用了食道超声监测技术 , “早期没有这项技术时 , 病人完成第一次手术后 , 可能无法完全修复创面 , 很可能要二次手术 , 这是人命 , 是很严肃的问题 。 但拥有了这项技术 , 会让患者受到最小的打击 , 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我们已经用了五年 , 效果都非常好 。 ”
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科:打造敢于向死神亮剑的团队
文章图片
魏振宇(左5)团队在查房
无畏:与死神搏斗要有“亮剑”精神
心脏 , 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心脏手术的风险系数之大也是人所共知 。 “这就是在刀尖上行走 , 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 。 而主动脉夹层 , 更是急中之急 。 ”魏振宇说 , “这类手术 , 多则二十几个小时 , 短了也需要数个小时的连续奋战 。 ”但敢于向“亮剑” , 体现了心外科的一种勇气 , 一种魄力 。
“夹层急救对心外科来讲 , 既是技术的考验 , 又是社会的要求 。 因为近些年 , 随着咱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 高血压病人越来越多 , 由此引发的动脉硬化也就多 , 后续可能衍生出主动脉夹层 。 动脉夹层一旦发病 , 会有接近40%的人因为得不到快速的救治而失去生命 。 救治的唯一方法就是急诊手术 。 ”
为了患者生命安全着想 , 心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形成了一个共识——发病三小时之内一定要进手术室 。 “时间就是生命 。 ”2017年 , 一名41岁的重庆患者来烟台开会期间 , 突发主动脉夹层急诊入院 , 被诊断为I型主动脉夹层 , 在准备急诊手术时反复出现3次昏迷 , 为了挽救年轻的生命 , 魏振宇冒着术后昏迷不醒的危险给病人实施了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 。 “术中见主动脉夹层破损极其严重 , 置换血管时比较艰难 , 为避免术中大出血 , 采取多层加固缝合加三明治缝合技术 。 ”手术顺利完成 , 患者也于术后1周出院 。
夹层手术还有一大难点就是出血量大 。 “但我们有着一个特殊的方法 。 虽然没有名字 , 但这方法在国内、省内都推广得很好 。 大家都觉得简单适用 , 特别适合我们基层医院急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