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罕见病患者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市三院)重获新生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_职业教育】
2022年6月22日 , 是普通的一天 , 也是患有先天性脊髓型肌萎缩症患者小阳(化名)出院的日子 。 家长对小阳的治疗非常满意 , 特意写感谢信、送锦旗致谢医专附属医院(市三院)医务人员 。
一例罕见病患者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市三院)重获新生
文章图片
小阳是一个特殊的病人 , 8月龄时出现双下肢肌无力 , 10月龄时被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脊髓型肌萎缩症 。 该病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 ,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 , 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弛缓性麻痹与肌萎缩 , 后期均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合并感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 智力发育及感觉均正常 。 小阳也不例外 ,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全身肌肉萎缩 , 骨骼严重变形 , 虽已成年但体重仅18kg 。
一例罕见病患者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市三院)重获新生
文章图片
5月24日 , 因吞咽困难、进食困难、胸闷、发热、精神差入住濮阳医专附属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 。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 体温持续不退 , 精神差、呼吸困难 , 不能进食水 。 医务科程秋梅主任组织多学科会诊 , 毛美玲主任、刘凌主任建议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诊疗 。 医保科张凤珍主任请示医保局 , 结合小阳病情 , 特事特办 , 准予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治疗 。
一例罕见病患者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市三院)重获新生
文章图片
5月26日夜间 , 小阳病情再次加重 , 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凌连夜立即赶到医院 , 此时小阳精神差 , 神志模糊 , 呼吸困难加重 , 体温持续不退,血气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 , 内环境严重紊乱 , 需立即气管插管下呼吸机辅助呼吸 。 由于小阳胸廓严重畸形 , 气管插管相对困难 , 刘凌主任顺利完成气管插管 , 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 , 同时给予降温、抗感染 , 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 , 经过一番抢救后已至凌晨 。 小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 刘凌主任夜间留守医院 , 一夜未眠 。 小阳家长说:“这么晚了刘主任还守在我们身边 , 如同给我们全家吃了定心丸 。 ”
在小阳住院期间 , 刘凌主任每天亲自查房 , 制定详细的诊疗抢救计划 , 指导呼吸机应用 。 经过治疗 , 小阳的呼吸衰竭逐渐纠正 , 胸闷缓解 ,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 内环境紊乱纠正 , 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 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顺利撤机、肠外营养过渡为肠内营养 , 如何避免院内感染等问题 , 再次由医务科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 , 制订下一步治疗计划 。
小阳因疾病特殊性撤机比较困难 , 在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清岩指导下 , 逐步下调呼吸机参数 , 通气模式由控制呼吸改为自主呼吸 , 然后顺利撤机 。 随着病情好转 , 小阳食欲逐渐恢复 , 留置胃管鼻饲 , 因有消化道溃疡出血 , 由喂养氨基酸奶粉、部分水解奶粉逐步过渡为普通流质膳食 。 现在 , 小阳已拔除胃管自行进食 , 由肠外营养顺利过渡为全肠内营养 。
一例罕见病患者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市三院)重获新生
文章图片
小阳虽长期卧床无自理能力 , 但意识清楚智力正常 , 面对疾病她内心比较恐惧 , 父母心理压力大 , 往往提出一些想法和要求会干扰到医护的治疗方案 , 医护人员一边积极治疗疾病 , 一边耐心安抚他们 , 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 。 住院期间管床医师于泉泉、徐龙蓓、谢德成三位医师对小阳尽心救治 , 细心观察每一个病情变化 。 三分治疗 , 七分护理 , 重症医学科护士被称为医院护理队伍中的“特种兵” , 承担着全院难度最大、最繁琐的护理工作 。 王晓燕护士长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 朱玉娟、李桂花、杨海岩、曹梦梦等白衣天使认真完成了无数次翻身拍背、吸痰、擦洗等护理操作 。 刘凌主任是我们科室的主心骨 ,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疑难危重病人 , 只要她在 , 我们就像有了定海神针一样 , 特别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