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本文转自:云南网
雨季来临
云南一年一度的吃菌“盛宴”也来了
而美味的菌子却也伴随着重重危险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为精准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2022年6月
云南省疾控中心依据中毒风险
将所辖县市区的野生菌中毒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网友们纷纷表示 , 云南人吃菌可真是很认真!
那么 , 云南人吃菌还有哪些“讲究”呢?
云南网联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整理了一份“吃菌细节指南”
助力大家远离“小人”
一起“精致”吃jier
↓↓↓
陌生“菌”请勿带回家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千万别自信能自己拾菌 。 有毒野生菌和野生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 , 即使是野生菌专家也难以仅靠其外形特征就能确定品种 , 而是需要进行动物试验、化学分析、形态比较等多方面工作 。 就算经常拾菌的村民也不能盲目自信自己的辨别能力 , 常在市区居住的市民就更不要仅凭图片等资料就去尝试自己采摘野生菌来食用 。 不仅要去正规市场购买 , 购买时也应该再检查一下 。
越漂亮的“菌”越危险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颜色鲜艳的野生菌大多不可食用 。 一般在市场上销售的菌子 , 经过农民的采摘和商贩的筛选分类之后 , 相对比较安全 。 无毒的菌子一般都有菌香 , 而有剧毒的菌子闻起来有其他异味 , 剧毒菌种一般外观菌杆有环或托 , 但是此方法不能绝对有效分辨有毒或无毒 。
本“菌”很专一 , 拒绝混吃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再馋也别吃太多太杂 。 云南人向来对美食的热爱很难压制 。 因此当实在嘴馋时 , 一定要注意不能吃太多 , 避免微量毒素积累导致出现症状 。 也不能吃杂菌 , 避免在加工过程中会混合产生毒素 。
挑一个弄熟吧 , 隔顿的菌子和上医院的路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野生菌不建议隔顿吃 , 能一次吃完最好尽量吃完 。 隔顿吃的时候 , 一定要加热彻底 , 把有毒物质破坏掉 。 野生菌属于真菌类 , 富含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 , 毒素在低温时仍可能滋生或变性 。 菌子放冰箱里 , 隔顿之后如果没有加热彻底 , 会导致中毒 。
生吃、凉拌、腌制 , 菌子表示“累感不爱”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野生菌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严禁生吃凉拌,不建议吃腌制的菌子 。 因为腌制的菌子 , 不能明确清楚加工时有没有混入其他的杂菌 。 如果混有其他的杂菌 , 食用后就可能会中毒 。 另外 , 腌制之后菌子的毒素还会残留在里面 , 很容易中毒 。
小酒配蘑菇 , 谁吃谁迷糊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吃菌子时最好别喝酒 。 又吃菌子又喝酒 , 可能同时酒精中毒和菌子中毒 。 喝酒还会加重菌中毒症状 , 因为乙醇会让毒素在血液里面加速循环和吸收 。
吃前先拍照 , “凶手”留底很重要
「手绘漫画」全是细节!云南人请查收这份“精致”吃菌指南
文章图片
还未加工前先给菌拍张照 。 因为野生菌在加工过程中 , 已经改变了形态和颜色 , 因此当出现中毒后 , 就算带着熟的菌子或呕吐物 , 医生和野生菌专家也很难辨别出“凶手”到底是什么品种 。 因此比较保险的做法是 , 在野生菌加工前拍一张照片留存 , 以防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