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干湿转换,周而复始,为之“陈化”( 二 )


如果你的陈皮是用袋子装好的 , 就不用摊开了 , 直接尽可能地把袋子的口子打开到最大的程度 , 然后在你晚上开了空调睡觉的时候 , 把陈皮放在空调能吹到的地方 。
一般情况下 , 在空调房里面放置一晚的陈皮就会恢复“干、硬” , 这时候你就可以直接把袋子密封好放置 。 如果是重度受潮的(还没有到发霉的情况下) , 两个晚上的空调处理后基本都可以恢复“干、爽” 。
但如果已经发霉的又如何处理呢?其实也不难 , 在高温多雨又不能晒太阳的夏天可以利用空调把发霉的陈皮干燥后 , 再把发霉陈皮的霉变部分用牙刷轻轻刷掉 。
新会陈皮:干湿转换,周而复始,为之“陈化”】切忌在陈皮变干前去处理霉变部分 , 因为在陈皮没有变干的情况下 , 霉菌因为含有水分而变得有粘性 , 这时候会越刷越黏糊 , 更容易把霉菌蔓延到其他陈皮上 。
说完南方 , 也说说北方 。 不要以为北方存陈皮就不会出现含水量过高的情况 , 因此只要下一场大雨 , 空气的相对湿度就会猛升至90%-99% , 连续下两三天的雨 , 你的陈皮可能就会出现含水量高的情况了;另一种情况就是陈皮放在供暖的房间 , 等春天暖气停供时 , 陈皮的返潮会更严重 。 所以 , 在北方的朋友 , 也要十分注意极端天气下陈皮的受潮情况 。
新会陈皮:干湿转换,周而复始,为之“陈化”
文章图片
雨后柑田的蘑菇
可以通过“用手”感知判断陈皮的“含水量”
跟含水量过低相比 , 如果陈皮含水量过高 , 甚至出现发软甚至出水的情况 , 那么陈皮自身就会发“软” , 这时候就更容易分辨了含水量的超标了!如果陈皮是发软且不容易折断 , 甚至摸上去已经感觉手上湿哒哒的感觉 , 那么陈皮的含水量就“非常高”了 。
在这种时候 , 如果陈皮仓储的“防潮措施”不好 , 很容易就会出现整批陈皮的发霉虫蛀 , 需要马上搬到阳光下翻晒或者打开空调抽湿等 。
含水量过高的陈皮呈现出柔软性(图片来源:陈皮人家)
根据老李的经验 , 大部分的老陈皮(例如十年以上) , 其外皮的糖分和含水量会呈现自然降低的趋势 , 而含水量常年都处于“≤13%”的标准状态 , 这样状态就是常说的“老皮不易发霉虫蛀”的原因 。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中低年份 , 特别是三、五年或以下的陈皮 , 尤其需要花心思去收藏打理 。
新会陈皮:干湿转换,周而复始,为之“陈化”
文章图片
陈皮的内囊纤维
适时检查陈皮的“存放状态”很有必要
一直以来都没有绝对安全的办法去防止受潮 , 因为根据上文的观点 , 绝对的干燥意味着陈皮无法陈化;绝对的受潮就容易导致发霉蛀虫的情况 。 所以 , 在受潮和防止受潮的两面获取平衡 , 就是陈化的关键所在 。
这里要说的是 , 我们在日常中要养成检查陈皮的习惯 。 陈皮的含水量是跟空气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的 , 一般来说空气潮湿 , 陈皮的含水量就会相对升高 。
如果发现陈皮还是比较硬的 , 那就不用担心了 , 因此你的防潮措施做得很好 , 继续保持就可以了 , 甚至可以打开一点口子让它吸收一下空气中水分 , 加速陈化 。
如果陈皮发软并且有明显受潮的表现 , 就要及时放置在太阳底下晒干或者到空调房里面抽湿 。 这时候也要注意陈皮的外包装“密封性”是否有问题 , 导致空气中过多的水分进入到陈皮的包装里面 。
最后总来说 , 如果陈皮储存环境处理得好 , 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梅雨台风 , 其含水量只要不过高 , 手感硬度适中 , 那么就可以放心存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