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干湿转换,周而复始,为之“陈化”

最近很多朋友来信问老李 , 夏季开始潮湿闷热加上南方地区多雨 , 自己存的那点新会陈皮有些受潮了(主要是有些白霉或者变软) , 怎么处理比较好?也有读者朋友来信问 , 不是让陈皮保持通风就不会受潮了吗?这个道理不是跟晾衣服一样吗?自然状态下通风的衣服也会干透 , 为什么陈皮就不行呢?
老李一直说新会陈皮的陈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也是从化学到物理变化的过程 。 氧气、水分、糖分、柑皮内自身的物质等等 , 都是陈皮陈化的基本条件之一 。
其中“水分”环节 , 就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个是外部的空气中相对湿度的水分 , 另一个是内部的陈皮中的含水量 。
很多朋友认为晒干的陈皮就不用再晒的 , 因为看着晒干了后自然状态下干巴巴的脱水陈皮 , 想着不会再重新回潮 。 其实不然 , 陈皮分为“表皮”和“内囊”两部分 , 即使新皮阶段自晒干透 , 其自身的纤维部分还是会含有“水分的” 。
陈皮自身的水含量 , 相当于人体内的水分含量 , 是陈皮发生陈化反应自身性的基础条件之一 。 一般来说 , 新皮的含水量高 , 随着陈化时间的加长 , 老皮的含水量低 , 果皮的新鲜度跟含水量成正比;另外 , 采摘时间越后的新会柑 , 其表皮的含水量和糖分也会越高 , 其陈化的难度也就越高 。
新会陈皮:干湿转换,周而复始,为之“陈化”
文章图片
新会陈皮的内囊“橘白”
为什么说陈皮“陈化”离不开“受潮”?
陈皮受潮就一定是不好的吗?其实不是 。
老李说的“受潮”是一个过程 , 而非一个负面结果 。 受潮的过程为陈皮自身的陈化提供了水分基础 , 而结合温度的上升 , 其陈皮生态中的微生物和菌落会形成 , 并且作用于陈皮的“氧化 。
陈皮陈化是需要内外环境的作用 , 总的来说 , 陈皮陈化的关键控制指标是相对湿度(≤65%);最适陈化温度在20℃至30℃之间 , 而老李建议的温度是控制在26℃左右;高温控制点需要在40℃以下 , 结合对有害附着物(霉菌、蛀虫等)清理 , 建议采用40℃高温和低湿度间歇性处理 。
那么是不是每当湿度超过65% , 温度高于30℃就一定要对陈皮采摘抽湿干燥处理呢?其实也不是 。 相对湿度和温度只是决定陈皮自身含水量的关键 , 但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陈皮是否受潮、霉变 , 才能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
在过去很多期内容中老李都解析过为什么用烤箱烘干的皮 , 不再具备陈化基础的原因 , 就是在陈皮烘干的过程中 , 陈皮会出现类似“煮熟”的状态 , 烤箱皮的外观表现就是陈皮的光感度不足 , 哑光 , 油胞破裂等 。
正常情况下 , 陈皮的含水量过低 , 变得干硬 , 我们是无需特别处理 , 更不用特意去用雾化器喷水等操作 , 长期的含水量偏低只是会导致陈化速度放慢而已 , 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 但如果是采用烘干机人为地高温烘干到脱水的状态 , 那么会对陈皮的油胞进行破坏 , 这样的工艺陈皮就无法修复 。
新会陈皮:干湿转换,周而复始,为之“陈化”
文章图片
新会陈皮
陈皮受潮的“程度” , 决定了陈皮是否会进一步霉变
并不是陈皮只要受潮了 , 都会霉变 , 而是没有把受潮的程度控制好 , 才是导致霉变原因 。 而“含水量高”是陈皮储存的“天敌” , 因为发霉、虫蛀等都需要陈皮自身的含水量来提供基础的 。
以南方地区为例 , 如果是高温多雨的夏季 , 在陈皮受潮发软的情况下 , 又不具备太阳翻晒的条件 , 那么有且仅有的设备 , 就是我们家用的“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