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减少激素副作用,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案值得借鉴

卵巢囊肿|减少激素副作用,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案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卵巢囊肿|减少激素副作用,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案值得借鉴

文章图片


李平
肾内科 |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 , 不同病因 , 不同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 , 其基本特征是大量尿蛋白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
肾病综合征可出现急性肾损伤、血栓及栓塞、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 且容易反复发作 。
中医药可弥补西药缺陷

肾病综合征通常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 然而 , 临床有些患者对激素和免疫抑制无效 , 所以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 应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
在研究和实践中 , 专家们发现中医药治疗在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不仅有着明显优势 , 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疗效 。
中医辨证施治 , 按下肾病进展暂停键

中医认为脾肾两虚、肝气郁滞、三焦水道不利是肾病综合征的关键病机 , 临证可采用健脾补肾、疏肝理气法治疗本病 。1.健脾补肾
在中医认为 , 肾病综合征病机多为本虚标实 , 以脾肾两虚为主 。
中医常用健脾补肾、温补肾阳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 。
中医的“肾”“脾”并非西医中特指的“肾脏”与“脾脏” 。
中医认为 , 肾为先天之本 , 主藏精;脾为后天之本 , 主升清 。 脾肾不足为蛋白尿形成之根本 。 常用处方:味参芪地黄汤加减——补肾健脾、活血利湿
太子参15~30g , 黄芪30~60g , 生地黄15~30g , 山萸肉15g , 山药30g , 牡丹皮15g , 茯苓30g , 丹参30g , 当归25g , 地龙15g , 车前子30g(包煎)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当归等中药 , 能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 , 减轻并修复基底膜的损伤 , 提高肾血流量 , 起到肾保护作用 。
2.疏肝理气 , 通达三焦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 肝脏气机通畅 , 则三焦水道通利 。 又肝主藏血 , 肾藏精 , 精血互生 , 肝肾同源 。
因此 ,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肝气郁滞、三焦水道不利 。
常用处方:加味小柴胡汤——扶正祛邪、益气疏肝、活血利水
北柴胡30g , 黄芩15g , 太子参15g , 法半夏9g , 甘草6g , 生姜3片 , 大枣4枚 , 茯苓30g
3.分期论治 , 标本兼顾

肾病综合征可以分水肿和水肿消退两个阶段论治 。1)水肿阶段以温阳利水法为主
此阶段患者西医常使用激素治疗 , 患者常见热毒炽盛的表现又合并痤疮感染 , 我们临证常用清热解毒法 , 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
激素抵抗或激素依赖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脾肾阳虚 , 常用真武汤或实脾饮合五皮饮加减治疗 。
2)水肿消退阶段常以益气养阴法为主
因水肿消退后阴液受伤 , 且久病耗气 , 故常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 。对于脾肾两虚偏于脾气虚患者 , 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气;脾虚湿盛的患者 , 可用香砂六君子加减以益气健脾化湿 , 亦可选用三仁汤宣畅三焦气机 。 兼血脂高者可加焦山楂活血降脂;兼血糖高者可加用黄连、生地黄治;偏阳虚者 , 可加用金樱子、芡实;偏阴虚者 , 可加用女贞子、墨旱莲 。
4.病症结合 , 辨证用药
治疗肾病综合征 ,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 常加用祛风药及活血化瘀药 。
(1)常用祛风药:
a疏风宣肺药 。
盖风邪外袭 , 肺的治节、宣发肃降功能失司 , 风遏水聚可见脸面及下肢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