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烟台毓璜顶医院张洪涛:突破“禁区”在毫厘之间创造生命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刘亚斌
9月9日,采访人员从烟台毓璜顶医院获悉,肿瘤手术难,大脑手术难,肿瘤神经外科手术则是难上加难。多年来,毓璜顶医院肿瘤神经外科团队在科室主任张洪涛的带领下,手术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用披荆斩棘的勇气,向各种复杂疑难手术发起挑战。也正是有了他们无数次的突破手术“禁区”,才换回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胆大心细 心态与技术时刻做好准备
神经外科手术是高风险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很高风险的岗位。在张洪涛看来,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第一要虚心好学,第二要医术过关,第三要胆大心细。
“做医生一定要扎扎实实把基本功练好。要多看手术,勤加练习,向有经验的资深医师学习。”张洪涛告诉采访人员,除了日常工作,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钻研上,科室一直配备大脑解剖模型,对着解剖模型日常讨论、分析,已然成为科室的常态。用张洪涛的话说,则是“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只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它,才能在面对疾病时更准确地作出判断,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而言,关键时候一定要敢于冲上去,危急时刻必须有作为。“一台成功的手术要求主刀医生仅有过硬的技术是不够的,良好的心态也是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张洪涛告诉采访人员,扎实的技术是医生的底气,让医生更加自信从容,良好的心态能够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将技术发挥到最大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保持一个小时高强度的注意力集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很难的,但对于张洪涛而言,这种状态经常要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我曾经做过时间最长的一台手术长达21小时,由于神经外科的手术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身体难免会吃不消,但即便是这样,也要坚持,不到手术的最后一刻绝不能放松那根绷紧的弦,因为这根弦的另一端连接着患者的生命。”张洪涛说。
肿瘤|烟台毓璜顶医院张洪涛:突破“禁区”在毫厘之间创造生命奇迹
文章插图
肿瘤|烟台毓璜顶医院张洪涛:突破“禁区”在毫厘之间创造生命奇迹】张洪涛(左三)团队讨论手术方案
规范化治疗 大大延长患者生存期
目前肿瘤神经外科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方向,分别是颅底肿瘤和胶质瘤。随着对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化、各种治疗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肿瘤治疗的理念、策略和模式也在不断地演变,恶性肿瘤的治疗正在经历从多元化治疗模式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发展。
脑胶质瘤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因为胶质瘤的类型很多,复发几率高,因此也成为神经外科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跃,借助于影像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术中成像、功能神经导航等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将最终改变大脑半球功能区实质内病变的手术方式,并带来此方面的飞速发展,以求真正实现‘3M’目标,即最大化地切除病变,最小化地损伤脑功能和最佳的术后恢复。”张洪涛介绍,术前,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协助诊断、术中,利用超声、导航、电生理动态引导监测,术后,进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从而保证了最佳的治疗效果。
颅底外科肿瘤手术难度最大,由于颅底解剖结构的复杂与风险,使得这个区域的肿瘤一度誉为难以触碰的“雷区”。“颅底外科手术术后24小时至关重要,这个时间段并发症发生概率最高,往往是早上做完手术,晚上就要复查CT,因此即使是白天再累,晚上也要坚持等到患者做完CT,确保患者安全后才能松一口气。”张洪涛说,虽然手术难度大,但当前毓璜顶医院颅底外科肿瘤手术开展范围非常广,脑干肿瘤、岩斜脑膜瘤等复杂手术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