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台手术,都有麻醉医生在“闯关”|第医线

每一台手术,都有麻醉医生在“闯关”|第医线
文章图片
图说:麻醉师要陪伴手术的全程 , 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如果说无影灯下 , 主刀医生是台前英雄 , 而麻醉医生则是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 , 他们穿梭在每一个战场 。
每一台手术,都有麻醉医生在“闯关”|第医线】“只要进行手术 , 责任就担在了肩上 。 ”然而 , 麻醉医生的工作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和理解 , 甚至依然被冠以"麻醉师"的称呼 。 在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刘继看来 , 麻醉医生的工作绝对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打一针就走” , 而要陪伴手术的全程 , 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麻醉 , 从头到尾护航患者安全
近日 , 刘继参与了一台时长超过14小时的双肺移植手术 。 即便早已多次参与这样的高难度手术 , 他也不敢懈怠 。 “双肺移植手术需要对同一个患者依次做两个单肺移植术 , 分别摘取左、右肺再植入供肺 , 流程非常复杂;在此过程中 , 不仅需要外科医生的操作 , 更需要麻醉医生全程参与 。 ”刘继说 , 在肺移植手术中 , 患者通常病情非常严重 , 乃至处于濒死状态 , 时刻面临大出血、血液循环衰竭 , 呼吸衰竭、休克等致命风险 , 这就要求麻醉医生对困难插管技术、体外循环、体外膜肺ECMO等高难度技术熟练掌控 。
这个患者为间质性肺炎终末期 , 双肺重度纤维化 , 仅能经气管插管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 并伴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症和心功能衰竭等基础疾病 。 麻醉过程中如何维持改善患者的本已衰竭的呼吸、循环功能?如何降低肺动脉压力?如何预防双肺水肿?如何预防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这一道道难关都需要去闯 , 麻醉风险极大 。 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不稳定 , 如果因为惧怕风险而暂停这次手术麻醉 , 就会错过这次宝贵的重生机会 。 刘继对患者术前情况做了最详尽的访视与评估 , 与外科医生对手术方案与手术过程做了最详细沟通 , 为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做了充分的应急处理预案 , 哪怕是保温毯的设置或是输血血浆的温度这样细微的问题他也关心到了 。 他为这位终末期患者施行了同期双肺移植手术麻醉 , 为外科医生创造了一个平稳而踏实的手术麻醉条件 。
每一台手术,都有麻醉医生在“闯关”|第医线
文章图片
胸外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常有明显的生理紊乱、围手术期风险高 。 作为“老麻醉” , 刘继从事普胸外科麻醉工作二十余年 。 “麻醉医生平时要参与的手术有长有短 , 比较简单的手术可能半小时就完成了 , 比较复杂的要站将近一整天 。 ”刘继介绍 , 围绕手术的全过程 , 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 , 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的时间 , 患者的基本生理机能生命体征 , 都要靠麻醉医生来维护 。
刘继所在的上海市肺科医院 , 其肺科手术量、手术难度为国内顶尖 , 不仅工作量大 , 如气管手术、隆突重建、肺移植手术等顶尖手术 , 对于麻醉医生的要求也非常高 。 如气管手术是气道麻醉中难度较高的手术 , 患者气管离断 , 在手术中时刻面临通气难以维持、低氧血症、呼吸循环衰竭等风险 , 需要麻醉医生时刻维持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通气 。
考验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理速度
麻醉医生也需要跟时间赛跑 , 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处理速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法宝 。 刘继记得 , 一名49岁的农民工从高处坠落 , 气管受到了爆震伤 , 在一瞬间发生了断裂 , 造成了呼吸衰竭 , 需要紧急进行气管修复重建 。 同时 , 患者还出现了肋骨骨折、腹部创伤等 , 生命垂危 。 因为患者的气管已经完全断开 , 麻醉医生们紧急设计改造了一个气管插管 , 从患者气管的断处一端插到另一端 , 连接上患者的肺部 , 帮助患者维持呼吸 。 再通过外科的积极配合 , 最终合作完成了患者的气管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