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手术刀”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告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提起手术 , 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画面可能就是外科医生拿起手术刀 , 划开皮肤的场景 。 没错 , 现今的手术仍然大部分依靠外科医生的手及手术器械来完成 , 但和以往相比 , 许多先进的技术已经进入临床 , 如手术机器人、射频消融、介入技术等 , 共同的目的在于使手术更加微创 , 同时解决一些使用手术刀较难解决的问题 。
科学界的许多发明都来源于自然界 , 医学中亦是如此 。 声、光、电、磁等初高中物理大家就学过的现象 , 背后隐藏的奥秘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 如B超、紫外线消毒、电场治疗、MRI等 。 这其中 , 声 , 尤其是超声 , 在医学中应用尤其广泛 , 从诊断到治疗 ,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近日 , 来自西班牙综合肿瘤中心JoanVidal-Jove教授团队发表了使用超声行组织损毁术(Histotripsy)的首个人体临床试验(THERESA研究 , NCT03741088)结果 , 接受组织损毁术治疗的8位肝脏肿瘤患者在随访的8周内肿瘤体积总体上持续下降 , 且未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 首次在人体试验中表明了组织损毁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热疗杂志》[1] 。
“声波手术刀”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告捷!】论文首页截图
组织损毁术的原理是超声的空化效应(没错 , 其实和超声波清洗器原理差不多) , 当短脉冲(
这些气泡在负压区形成 , 在能量达到阈值时 , 气泡迅速膨胀 , 然后突然闭合 , 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 摧毁周围的组织[2] 。
通过前期的动物实验 , 研究人员证明了组织损毁术能够有效地治疗动物的肿瘤 , 并通过精确控制的能量传递破坏软组织[3,4] 。 在此基础上 , JoanVidal-Jove教授团队开展了第一个组织损毁术的人体试验 , 以评估其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肿瘤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THERESA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 在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期间展开 , 随访截止至2019年7月 。 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患有不能切除的终末期肝脏肿瘤 , 拒绝接受其他治疗或其他治疗无效 。 在接受治疗后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随访 。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技术可行性(术后1天MRI显示病灶区有组织损毁区域) , 次要终点为技术的安全性 。
“声波手术刀”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告捷!
文章图片
研究流程图
最终 , 有8位患者参与此次研究(5名女性 , 3名男性) , 平均年龄为60.4岁 , 2位患者ECOG0级(活动能力完全正常) , 6位患者ECOG1(能自由走动及从事轻体力活动) , 并对这8位患者的11个肿瘤病灶进行组织损毁术(肿瘤直径中位数1.4cm):5位结直肠癌患者的7个转移瘤 , 1位胆管细胞癌患者的2个转移瘤 , 1位乳腺癌患者的转移瘤和1位原发性肝癌患者 。
“声波手术刀”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告捷!
文章图片
8位受试者的基本资料
对于研究的主要终点 , 组织损毁术在8位患者的11个肿瘤中均成功进行治疗 , 术后1天MRI显示的中位最小损毁区直径为2.4cm , 实际损毁区体积与术前规划的损毁区体积中位值仅相差3.2mm3 。 这表明组织损毁术是一项可行性较高的技术 。
“声波手术刀”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告捷!
文章图片
1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基线以及接受组织损毁术治疗后24小时、1周、1月和2月的MRI影像
在行组织损毁术治疗后 , 肿瘤损毁区体积在术后24小时(10.6±6.3cm3)、1周(8.5±9.6cm3)、1月(5.9±10.0cm3)和2月(4.8±9.4cm3)不断减小 , 但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的缘故 , 并未有统计学差异结果(P=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