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就业促增收 村民走上致富路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伦掌镇山海农庄:
帮助就业促增收村民走上致富路
帮助就业促增收 村民走上致富路
文章图片
盛夏时节的荷花园(王富强摄)
帮助就业促增收 村民走上致富路
文章图片
游客行走在山海农庄的景观廊道上(王富强摄)
□本报采访人员梁亚杰
金秋时节 , 硕果飘香 , 紧临岳城水库的伦掌镇山海农庄内上演着热闹景象 。 桃子透红梨子黄 , 鸡鸭满山菊飘香 , 9月20日 , 采访人员走进山海农庄 , 到处都能感受到它的巨大魅力 。 无论是采摘区的瓜果蔬菜还是观赏区的花卉苗木 , 无论是种植区的秋收玉米还是餐饮区的农家饭菜 , 都以不同的特色汇聚成了一道乡村盛景 。
山海农庄负责人张红峰介绍 , 农庄整体上分为休闲观光区、采摘体验及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服务中心三大区域 , 目前占地面积约53.33公顷 , “春季赏花、秋季摘果”是农庄最大的特色 。 “我们种有牡丹、芍药、蔷薇、月季、樱花等多个花卉品种 , 不过因为时节的原因 , 现在农庄内可以欣赏到盛开的九月菊 , 大约有20亩 。 水果则有猕猴桃、桃、梨等品种 , 现在秋桃正处于上市旺季 , 到了10月中旬就可以刨红薯了 。 梨的种植面积也不小 , 有五六十亩 。 ”张红峰说 , 秋季是最佳的采摘季 , 白天温度不高 , 旅游体验感强 , 希望大家都能过来看一看、玩一玩 。
路过一片花卉种植区 , 工人正忙着修剪枝蔓 , 清除枯枝杂草 。 “我们都是附近村的村民 。 这里离村子比较近 , 我们不用出远门就能在这里找到活儿干 , 挣钱补贴家用!”工人的话的确是他们的心声 。 山海农庄综合工作负责人韩立新介绍 , 农庄规模比较大 , 需要工人进行日常打理 。 “浇水、除草、修剪等工作都需要人来做 。 所需工人日常稳定在30名左右 , 现在是农忙时节 , 已经增加到六七十名了 。 ”韩立新说 。
帮助就业促增收 村民走上致富路】因为要照顾孩子 , 或是自身行动不便 , 农村的一些妇女、老年人都有意愿在家门口找一份工作 , 于是 , 来山海农庄做零活成为南孟村、北孟村等周边村不少人的选择 。 在这里 , 一名长期工每天可以挣100元 , 短期工可以挣七八十元 , 所以在促进周边村民就业增收上 , 山海农庄发挥着重要作用 。 韩立新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事例:“我认识的一名工人手部轻度伤残 , 外出打工肯定不现实 。 经人介绍 , 他来到我们这儿打杂 , 去地里薅草 , 捡拾地上的垃圾 , 每月可以挣2000元左右 。 对他而言 , 在家门口挣钱确实难得 , 我们为这部分人提供了一种就业选择 。 ”
目前 , 山海农庄内种植的玉米开始收割 。 因为地块较小 , 零散不成片 , 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 所以用工量大增 , 这又为村民就业提供了机会 。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 , 每天来山海农庄的游客数量正日渐恢复 。 游玩了一天 , “吃啥饭”成为最现实的问题 。 在餐饮区 , 负责人张凯淋介绍 , 农庄内的瓜果蔬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 , 鸡、鸭、鹅都是散养的 , 就地取材、直接上桌 , 游客吃上新鲜有特色的农家饭是有保障的 。 “我们这儿有8个包间、1个就餐大厅和1个宴会厅 , 每个大厅可容纳1000多人 。 平常我们接待的有很多研学团体和老年团 , 周六和周日游客量最大 。 大家在城市里待久了 , 来我们这里赏景、散心、吃饭 , 别有一番体会 。 我们的农家饭经济实惠 , 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 ”张凯淋说 。
山海农庄的用地有一部分属于流转土地 , 许多村民因种地规模小、打理麻烦而把土地流转出去 。 说起土地流转为乡亲们带来的收益 , 张红峰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我们流转的土地涉及南孟村的所有村民 , 几乎每家都有土地流转 , 还有一部分属于北孟村 。 每年 , 单土地流转费合起来就有90万元 。 除此之外 , 我们在盈利比较多的年份还要拿出一定份额为村民分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