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剩下的工作?月薪3千的工资,农民工可不愿干

你是否关注过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城市里的超市理货员、便利店营业员、工厂产品质检员等 , 这类难度低、劳动强度小、工资每月只有3000元的工作都是当地人在做 , 却没有农民工去从事这样的岗位 。
每月3000元工资 , 农民工不愿干 , 城里人却愿意干 , 这听起来仿佛不合情理 , 但又确实客观存在 。 那么 , 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动机与原因呢?
认知偏差:人们对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刻板印象
我们以往的印象里 , 农民工仿佛是最不挑工作的 , 只要能挣到钱 , 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 , 往往干的都是城里人剩下的、不愿意干的工作 。
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剩下的工作?月薪3千的工资,农民工可不愿干
文章图片
所以当出现城里人愿意干 , 农民工不愿干的现象时 , 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感觉到有一些奇怪 。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认知偏差 , 也叫认知偏见 , 是指个体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 , 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 。
简单来说 , 就是人们基于自身认知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 对某种人或事物产生的不正确判断 。
我们常说的刻板印象就是某种形式的认知偏差 。
在人们既定认知中 , 农民工是社会底层劳动者 , 是贫穷、弱势、肮脏的代名词 。 城里人拥有的生活条件更好 , 社会地位更高 。 于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天然”的就应该比农民工“更高一头” 。
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剩下的工作?月薪3千的工资,农民工可不愿干
文章图片
面对每月3000元工资的工作 , 连城市人都愿意做 , 那么人们自然就觉得农民工更愿意去做了 , 这就是人们对于农民工现有的刻板印象了 。
这种认知偏差源于几十年前人们对于农民工和城里人的印象 。
时间往回倒退三十年 , 那时的农民工迫于生计 , 确实什么活都愿意干 。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 农民没有条件去学习更多的社会技能 , 他们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认知 。 那时的农民基本都是经营着自己手里的一亩三分地来维持生计 , 生存手段极为单一 。
除了个别农业大户可以获得高收入 , 更多的普通农户仅靠作物耕种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 其实微乎其微 , 甚至不能维持一家子的日常生活开销 。
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剩下的工作?月薪3千的工资,农民工可不愿干
文章图片
为了养家糊口 , 他们不得不选择进城务工 , 去寻求更多可以挣钱的机会 。 于是就有了我们口中所说的“农民工” 。
收入与劳动成正比 。 想要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 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 这里的“劳动”指的不只是体力劳动 , 还有脑力劳动 , 或者说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不管是以前时期的那个社会 , 还是现在的新型社会 , 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都远高于简单劳动 。 拥有更高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经济 , 进而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更高 。
那些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工 , 没有掌握过更多的社会技能 , 唯一的优势就是体力 , 即使来到了经济更繁荣的城市里 , 最后能做的只有体力劳动 。
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剩下的工作?月薪3千的工资,农民工可不愿干
文章图片
城里长大的人更幸运一些 , 他们有机会学习知识和技能 , 提高自身价值 , 去从事更复杂的脑力劳动 , 如教师、律师、科研人员等文字型工作和技能型工作 。
复杂劳动者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 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 , 这就造成了那个时期的城里人选择的工作多是体面又高薪的 。
与之相对的 , 体力劳动者能够生产出的经济价值有限 , 最后能做的只能是那些又脏又累、风险系数高、没人愿意做的活儿 , 就都落在了农民工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