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集体劳动只是表象,共同富裕才是本质( 二 )


居然有媒体把打工人渲染成积极上进 , 拼搏不已来粉饰太平 。 真的是为了捧资本主义的臭脚而不要脸面 。
二、人民公社为什么失败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 , 既然人民公社千好万好 , 那为什么最后还是消失了?人民公社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 , 那就是人 。 再好的决策也需要底层的执行彻底才能有效果 。
在人民公社初期 , 进行一些简单的集体劳作 , 比如挖水渠之类的 , 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群众在部分人的指挥下可以完成 。
请注意 , 在这个时期我国民众受教育层次普遍不高 。 所以在人民公社前期 , 不论是规划和组织的人还是处于执行阶段的人 , 都可以完美的适应当前的工作 。
由于工作较为简易的原因 , 评定和量化工作也十分简易 。 这些工作都不需要有很高的知识基础 。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 农业上的量化标准越来越复杂 。 除了大规模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 在那个时期的农业标准化根本无法评定 。
人民公社:集体劳动只是表象,共同富裕才是本质
文章图片
而且工业化程度越低 , 这种情况就越容易出现 。 在低程度的工业化农业社会 , 其制定考核计划 , 监督 , 管理的成本极其高昂 , 对于参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当的高 。
再加上小农阶级的局限性十分严重 , 虽然我们总是宣扬农民的朴实勤劳 , 但是这种无法规范的"大锅饭"制度之下 , 造成的懒汉也是多了一些 。
工业进程上的流水线作业是一环扣一环 , 如果其中一个人想耍滑头或者造成了失误 , 那么整条流水线的进程都要受到影响 , 一个部位慢了下来 , 整个系统都要等你 。
所以工业上的监督监管还有劳动者的自律自觉也更容易做到 。 农业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 农业重在结果 , 而不注重过程 。
就比如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老话"人哄地皮 , 地皮哄肚皮" 。 看见了吗?人就是劳动者 , 地皮就是土地 , 从始至终就算饿肚子了都没有第三个人参与 。
在土地上耕作 , 土地的肥沃程度 , 灌溉的情况 , 施肥的情况 , 耕作的情况等等一系列活动 , 很难去具体规划 。
人民公社:集体劳动只是表象,共同富裕才是本质
文章图片
在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当中 , 在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 , 人的惰性发挥 , 这里少干一点 , 那里少干一点 , 最终的结果千差万别 。
但是最后每个人的所得却一样 。 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积极性不高 , 懒汉高兴 , 勤快人也不愿意出过多的力气来劳作 , 恶性循环之下最后必然导致万劫不复 。
当然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只是表象 , 其深层次在于共同富裕 。 现在世界上有名的农业发达国家 , 大部分都在采用这种集体联合的形式来提高生产力 。
这些地区都有共同的特点:工业化水平高 , 人民素质高 。 这些地区整体的生产组织是集中合作统一的 。
但是具体到生产确实各家各户单独进行 。 这样既可以保证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 , 又能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小岗村大家都知道是第一个承包到户的村庄 。 但是土地承包到户之后所使用的劳动工具 , 或者类似水渠 , 农业机械之类的劳动资料却是在农民公社时期积累下来的 。
人民公社:集体劳动只是表象,共同富裕才是本质
文章图片
包产到户也仅仅是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 几年之后 , 由于水渠和机械没人去组织修理 , 各家各户的生产成果反而降低 , 不如之前公社时期 。
但是政府已经把土地分到了个人 , 就算收成不好也不能去埋怨谁 。 小岗村之后的集体联合也是势在必行 , 不过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淹没 , 大家没有注意到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