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滋阴派”的创始人——朱丹溪( 四 )


金华县城有个花花公子施王孙 , 常常依仗当官的父亲之势欺压百姓 。 一次 , 他看中城西方员外的女儿 , 要娶她为妻 。 施家强行把她抬回家 , 姑娘宁死不肯拜堂 。 施家只好暂把她安顿在一间冷落屋子里 。 施王孙第二天起来 , 觉得浑身发痒 , 脸也浮肿 。 家里人认为是邪症 , 马上去请朱丹溪 。 朱丹溪看过病人后 , 又到病人住过的新房 , 很快就判断出病因来了 。 于是对施王孙的母亲说:“这可是奇病哪 , 书上都没有记载 。 叫‘棺材病’!这病不用吃药 , 只要做到两条:一、将未入洞房的‘媳妇’退掉 , 连同嫁妆一套 , 送给她带回去;二、立即派人上山 , 砍十六根杉树 , 做棺材一具 。 ”施母心中砰砰乱跳 , 问:“做棺材有何用呀?”朱丹溪说:“这就叫奇病须用奇法治 。 你儿子强逼女子成亲 , 这是大忌 , 如果同房 , 必死无疑 。 幸好还未同房 , 从今以后清心寡欲 , 不可任性放纵 。 让他進新棺材去躺三天 , 粥饭也送進棺材里吃 。 三天后 , 保他全好 。 ”施家一切照办 。 三天后 , 施王孙的病果真好了 , 才从棺材里爬出来 。 后来 , 朱丹溪笑着说:“恶人的病是‘漆疔’ , 是接触到那套新漆嫁妆而引起的 , 一般用新鲜杉树皮煎汤洗洗身就会好 。 我让他睡三天杉树棺材 , 效果不也差不多么?”(案:这则医案中还有朱丹溪年轻时行侠仗义的影子 。 )
有位浙中的女子患“痨瘵”(肺病) , 骨瘦如柴 。 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 , 眼看没救了 。 病家抱着一线希望来请朱丹溪 。 经过几天认真治疗 , 病情果然有了好转 , 只是两边脸上的红晕不退 。 朱丹溪也“技穷”了 , 就对病家说:“现在要请吴县名医葛可久 , 用针灸治疗才会好 。 但这个人豪迈不羁 , 难得请来 。 我写一封信给你带去他就必来 。 ”病家很高兴 , 雇了一只小船去请葛可久 。 葛可久一见朱丹溪的信 , 即“不谢客行 , 亦不返舍” , 就登舟来了 。 朱丹溪把病情作了详细介绍 , 请葛可久诊视 。 葛可久认为病在胸肺 , 余邪未净 , 一定要用针刺两乳 。 但在当时 , 男女授受不亲 , 针乳就更难办了 。 葛可久想了一个办法 , 让病人穿着薄衣 , 取针刺她的两乳 。 随之 , 病人脸上的红晕就消失了 。 葛可久用针时 , 朱丹溪在旁仔细观察、琢磨 , 向他学习针灸的知识 。 (案:此例可见丹溪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谦虚好学的作风 。 脸颊红晕是瘀血的表征 , 刺足阳明经的穴位有活血作用 , 血液流通红晕就消失了 。 葛可久所刺穴位可能是乳根 。 )
婺州(浙江金华)境内有一条小溪叫怪溪 , 大雨三天涨大水 , 天晴三日见溪底 。 那年春天 , 连日阴雨 , 天花流行 。 怪溪岸边村上有个寡妇的儿子也染上了天花 , 到处求医服药 , 病情并未减轻 , 眼看要死了 。寡妇救子心切 , 不顾路途遥远、怪溪阻隔 , 雇了轿子日夜兼程去请朱丹溪 。 丹溪问明情由 , 连夜坐轿赶往怪溪 。 不巧上游下雨 , 溪水暴涨 , 他只得下轿 , 由两个轿夫搀扶过溪 。 湿漉漉、急匆匆地赶到寡妇家 , 还没進门 , 他就觉得气氛不对 , 立即来到病孩床边 , 一搭脉 , 脉息全无 , 不禁摇了摇头 。 寡妇一看 , 顿时哭昏过去 , 左邻右舍也暗暗陪泪 。朱震亨看看这凄惨景象 , 又附耳贴着病孩的心脏听了听 , 拿过灯看看孩子的面容 , 拿出随身所带的银针 , 对准穴位扎了一针 , 发现这孩子还有感觉 。 他忙对寡妇说:“试试看 , 说不定还有救 。 ” 他这一说 , 房内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 朱丹溪连忙开方 , 让人赶快抓药 , 并要寡妇找几颗陈年黑枣做药引 , 煎汤给孩子灌了下去 。 他坐在床边寸步不离 , 一直守到天明 , 直到病孩醒过来 , 他才换去湿衣 , 并一连住了三天 , 直到孩子完全脱离险境 , 才回义乌 。 临走那天 , 寡妇千恩万谢 , 定要大礼相酬 , 朱丹溪说:“我救你的孩子 , 不是为金为银 。 ” 寡妇说:“你不收下 , 叫我于心何安?” 朱丹溪想了想说:“要不是落雨涨水 , 孩子的病也不会这样加重 。 你如一定要谢我 , 不如在这怪溪上造一座桥 。 ” 寡妇就出钱在怪溪上造了一座石桥 。 桥成后 , 专门请朱丹溪给桥取个名字 。 由于此桥贯通婺州 , 丹溪就提笔写了“贯婺桥” , 三字至今还刻在桥身上 。当地人都知道桥是寡妇出钱造的 , 所以又叫它寡妇桥 , 并一直流传下来 。 (案:谢谢丹溪和寡妇 , 以及其他为中华文化修桥补路的人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