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两代名儒宋濂对丹溪翁的印象是 , “先生孤高如鹤 , 挺然不群 , 双目有小、大轮 , 炯光如日 , 毅然之色 , 不可侵犯” , “精神充满 , 接物和粹” , “于世上所悦者 , 淡然无所嗜 , 唯欲闻人之善 , 如恐失之 , 随闻随录 , 用为世劝 。 [2
”眼光高远 , 不慕世间名利 , 已经很不容易了 。 一听到谁有善行就赶忙记录下来 , 随时用来劝善他人 , 心无大善之人是很难做到的 。 由此观之 , 只把丹溪翁视为一代医宗 , 又是远远不够的了 。
汉代的严君平 , 学识渊博、无所不通 , 在成都以占卜为业 。 如果有人做了邪恶不正之事来问卜 , 他就依据蓍草龟甲的卜辞向他讲做恶的祸害 。 跟做儿女的讲孝道;跟为人兄弟的讲恭顺之理;跟做臣子的讲忠心 。 史书赞其名望声誉和志气节操 , 足以抑制贪婪之风、鼓励良好的时俗[1
。 丹溪翁精于理学 , 而以医学示于人 , 又以医理劝勉世人 , 其与严君平所为实无二致 。
朱丹溪学术态度十分严谨 , 一生著作甚多 。 就医学而论 , 他在六十七岁时着《格致余论》 , 不久又着《局方发挥》 , 这两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 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或散佚了的医书还有《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医学发明》、《素问纠略》、《脉因证治》等等 。
《格致余论》是朱丹溪医论的专著 , 共收医论四十二篇 , 充分反映了朱丹溪的学术思想 。 该书以《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两篇为中心内容 , 从《相火论》引出“阳常有余 , 阴常不足”的论点 , 强调保护阴气的重要性 , 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 , 为倡导滋阴学说打下牢固的基础 。 在养生方面 , 主张节制食欲、色欲以保养阴分, 在治疗与养生上 , 都主张以滋阴为主 , 后世称之为“养阴派”或“滋阴派” 。在《饮食色欲箴序》、《色欲箴》、《阳有余阴不足论》、《房中补益论》四篇文章中 , 作者对房中养生進行论述 , 并提出一些独特见解 。保持阴精充足 , 勿使相火妄动 , 是人体养生的关键 。 其他各篇 , 侧重论述滋阴降火和气、血、痰、郁的观点 , 内容十分丰富 , 每篇中又多以治验的验案相对照 。 朱丹溪创用的大补阴丸、琼玉膏等方剂 , 迄今还是临床常用效方 。
在《局方发挥》中 , 朱丹溪客观肯定《局方》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和剂局方》之为书也 , 可以据证验方 , 即方用药 , 不必求医 , 不必修制 , 寻赎见成丸散 , 病痛便可安痊 。 自宋迄今 , 官府守之以为法 , 医门传之以为业 , 病者恃之以立命 , 世人习之以成俗 。 ”(案:该书中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妇科逍遥散、失笑散、胶艾汤、儿科肥儿丸、小抱龙丸等 , 一直被广泛应用 。 ) 然后他说:“医者 , 意也 。 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 , 应今人无限之病 , 何异刻舟求剑 , 按图索骥” , 指出当时应用《局方》的流弊 , 在于理、法、方、药的脱节 。 他认为临证治病 , 要象“对敌之将 , 操舟之工” , 针对变化的病情参照个体差异等情况 , “计较分毫 , 议方治病” 。 《局方》是“制方以俟病” , 《发挥》是“因病以制方” 。 同时 , 朱丹溪还对《局方》中滥用香燥药的流弊進行深刻分析和详尽阐述 , 并形成自己的理论 。 后人说:“《局方发挥》出 , 而医学始一变也”[7
, 认为《局方发挥》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中国的学术界素有“儒之门户分于宋 ,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说[7
。 就医而论 , 这是因为金元时期 , 医林中相继涌现出了“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 , 并且分别创立了四大流派:“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和“滋阴派” , 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四大家的学术思想都是源于《黄帝内经》 , 但因理解与运用的不同 , 便形成了源同而流异的不同学术主张和流派 。 “金元四大家”及其流派的出现 , 震撼了长期以来不学《黄帝内经》、不钻研医学理论 , 只盯着药方混迹医林的大多数医生 , 重新掀起中医学界对《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重视、研究和运用 。
- 饮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养生要牢记3件事,秋冬少生病
- 轻视“轻度脂肪肝”的人,后来怎么样了?科学家为此研究51年
- 戊型肝炎防治共识专家研讨峰会 专家学者书写“护肝行动”南充篇章
- “秋吃碱,火气减”,建议大家:多吃3种碱性菜,润肺解秋乏不上火
- 医生:不想肾走“下坡路”,要尽量远离这5物,赶紧看看吧
- 你吃酸的东西的时候会有“牙倒了”的感觉吗?这是什么原因?口腔医生和你说
- 人工合成的6种“垃圾食品”,建议早点知晓
- 胆固醇|不想身体惹上癌,在3件事上,别太“勤快”,还有3件事要尽量做好
- “牛奶+鸡蛋”是最佳早餐搭配?这10大营养误区快认清
- 夫妻“同属相”,到底好不好?了解下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