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滋阴派”的创始人——朱丹溪

医学|“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滋阴派”的创始人——朱丹溪

朱丹溪(1281~1358) , 名震亨 , 字彦修 , 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 。 因其家乡赤岸村有一条溪流名叫丹溪 , 故人称朱丹溪 , 或尊称为“丹溪翁”、“丹溪先生” 。 他是元代医学家 , “金元四大家”之一 , 中医“滋阴派”的创始人 。
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11月28日 , 朱丹溪诞生于义乌县赤岸村 。 朱丹溪的祖父叫朱环 , 父亲叫朱元 , 母亲戚氏 。 祖、父两辈都以孝道闻名乡里 。 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 , 重医德 , 著有《卫生普济方》 。 堂祖父朱叔麒 , 宋朝咸淳年间的進士 , 晚年也从事医学 , 医德十分高尚 , 他们对朱丹溪都有一定影响 。 元贞元年(1295年) , 朱丹溪的父亲因病去世 。 丹溪才十四岁 , 两个弟弟更年幼 , 全家靠母亲戚氏一人支撑 。
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 , 少年时期就喜欢读诗书 , 能日记千言[1
, 年长之人对他都很看重 。 但他年岁稍长后却弃而不学 , 变得崇尚侠气、争强好胜起来 , 从来“不肯出人下” 。 元大德四年(1300年) , 朱丹溪二十岁 , 任义乌双林乡蜀山里的里正 。 他刚正不阿 , 敢于抗拒官府的苛捐杂税 , 深得民众拥护 , 连官府都怕他三分[2
。 如果乡里的望族仗势欺侮人 , 他就非要“风怒电激”的去找地方官讲道理、求公道 , 结果是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敢轻易惹他 。

朱丹溪三十岁时 , 母亲患了脾病 , 经过许多医师诊治都未收效 , 他由此体会到:“医者 , 儒家格物致知一事 , 养亲不可缺”[4
, 便决心学习医学 , 治好母亲的病 。 他找了些古代经典医籍细细阅读 , 刻苦钻研《内经》等书 , 读了三年而觉得“似有所得” 。 又经过两年的精心治疗 , 他终于治好了母亲的痼疾 , 也为日后学医打下良好基础 。 治好母亲的病 , 本来可喜可庆 , 却又勾起他追念自己的孩子患了内伤、伯父患了瞀闷、叔父鼻衄、弟弟由于腿痛、妻子因为积疾 , 全都死在庸医之手 。 想起这一切 , 他心胆摧裂 , 痛不可追 。
到他三十六岁时 , 听说朱熹的四传弟子、著名理学家许谦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 。 远而幽、冀、齐、鲁 , 近而荆、扬、吴、越 , 四方学者都离家背业 , 前来师从他学习儒学 。 上门来登录了名姓的 , 就有一千多人[3
。 对此情景 , 朱丹溪禁不住感叹道:“丈夫所学 , 不务闻道 , 而唯侠是尚 , 不亦惑乎?[2
”明白了自己过去一味崇尚侠气、不求闻道是一种糊涂的表现 。 于是他恭敬的去见许谦 , 投在他的门下当他的学生 。 当朱丹溪听到许谦讲解“天命人心之秘 , 内圣外王之微”时 , 才非常悔恨自己年轻时的所为 , 不由得“汗下如雨” 。 从此后他觉得茅塞顿开、每天都有所领悟 。 他每天晚上读书要坐到四更天 , 并力求将所学付诸实践 。 这样苦学了四年后 , 学业大成 , 他成了许谦的得意门生 。 史书都称赞他“清修苦节 , 绝类古笃行之士” , 是“谦之高第弟子”[3

在丹溪的学习期间 , 地方官曾设宴招待应举的士子 , 朱丹溪准备去应试“书经” 。 但他偶然遇到一个算命先生 , 先后算了两卦都说对他不利 , 而朱丹溪也确实有两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 。 于是他相信命运 , 断绝了仕途進取之念 , 又想到在乡里办公益事业 , 也和做官一样有益于他人 。 于是就在祖宗所建的“适意亭”遗址上 , 建造了若干间祠堂 , 在里边“考诸子家礼而损益其仪文” 。 又在祠堂的南边重新修建“适意亭” , 使同族子弟在其中就学 。 他还经常为百姓的事情挺身而出 , 凡遇到赋税过重 , 百姓难以支撑时 , 他就去恳切的向地方官陈情 , 地方官也多半会听他的话 , 酌情减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