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治未病优势 “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 二 )


其次 , 将“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紧密结合 。
从诊断到康养 , 中医药完全可以通过发挥其“治未病”的优势 , 对相关人群进行相应的中医药干预 , 从而推动与大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 。
比如 , 中医诊断的“以无为本” , 主要依据人的自我感觉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一旦有了某种不好的感觉 , 找医生帮助的目的就是消除这种不好的感觉 , 因此中医的诊断“立就是为了破” 。 虽然头痛、胸闷、腹胀、乏力、头晕、口苦、咳嗽的背后 , 还有待进一步细致检查相关健康指标 , 但中医不是为了进一步检查明确“所以然” , 而是为了消除这些“证候(症状)” , 把不健康的信号消灭在萌芽阶段 , 不需要各种检查等待“确诊” , 就可以抓住苗头 , 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 因此 , 将这种理念融于相关的大健康产业 , 进行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和管理 , 将不失为一条产业路径 。
诚然 , 中医并非一概反对检查 , 对于一些健康指标 , 中医也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原因 。 也就是说 , 中医倡导的理念是 , 数据化的定量体检并不是诊疗的唯一“先决条件” , 因为人的健康状态永远在不断变化 , 检查之后的“未见异常” , 只能说明“当下” , 而不是“永远健康”的保险贴 。
事实上 , 中医“治未病”等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国际上日益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 比如针灸保健就在很多国家获得推广 。 这对我国中医药“走出去”大有裨益 , 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 中医药必将以善于解决复杂健康问题、低碳环保、注重人文关怀以及个性化医疗保健等独到优势 , 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 。
(作者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