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气重,先补脾,健脾胃,常做3事,常吃4物,脾养好,湿自除

脾胃|湿气重,先补脾,健脾胃,常做3事,常吃4物,脾养好,湿自除

文章图片

脾胃|湿气重,先补脾,健脾胃,常做3事,常吃4物,脾养好,湿自除

文章图片

脾胃|湿气重,先补脾,健脾胃,常做3事,常吃4物,脾养好,湿自除

文章图片

脾胃|湿气重,先补脾,健脾胃,常做3事,常吃4物,脾养好,湿自除

文章图片


中医说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 其气必虚 , 是什么意思 , 是说任何一种病邪侵犯人体 , 都是因为与之相对应的正气不足 , 脾虚了 , 湿气就会找上门 , 湿气重与脾虚有很大关系 。 我们说湿气重是表象 , 湿气重的关键原因是脾虚不能运化湿气 。 湿气重 , 先补脾 , 健脾胃 , 常做3事 , 常吃4物 , 脾养好 , 湿自除 。

【脾胃|湿气重,先补脾,健脾胃,常做3事,常吃4物,脾养好,湿自除】健脾胃 , 常做3件事
揉带脉
脾主运化 , 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 , 造成身体水湿停滞 。 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 , 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 , 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 , 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 。 顺便再说一下 , 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 , 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坚持一段时间大便就不再粘着马桶了 。

蹲马步
两脚打开三个脚掌的距离 , 然后下蹲 , 脚尖平行向前 , 勿外撇 。 两膝向外撑 , 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 大腿与地面平行 。 胯向前收 , 臀勿突出 。 含胸拔背 , 头往上顶 , 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 根据自身情况 , 每次2-3分钟即可 。 马步蹲的好 , 可稳固下盘 , 促进肠胃蠕动 。

常保暖
人体的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 , 可以将水湿运化到三焦 。 正常情况下 , 食物入胃经过初步消化 , 然后精微营养部分被脾带走 , 上输给肺;肺朝百脉 , 通过血液将精微润养五脏六腑 。 少让胃部受寒 , 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 , 湿寒入骨” 。 由于春气涌动 , 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 。 体热外泄 , 湿寒交换于内 , 易骨关节致病 , 容易引起脾胃虚弱 。

健脾胃 , 常吃4物
燕麦
燕麦片不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 而且膳食纤维含量很高 , 是大米或淀粉的4~10倍 。 大量膳食纤维可以清洁肠道 , 缩短肠道废物排泄时间 , 帮助肠道有益细菌的生长 。 经常食用燕麦片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 燕麦能滑肠通便 , 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 , 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 , 发挥通便排毒祛湿的作用 。

玉米
中医认为 , 玉米性平味甘 , 入肝经、肾经、膀胱经 , 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平肝利胆的功效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开胃的功效 。 《本草纲目》认为其“调中开胃” , 《本草推陈》则称其为“健胃剂” 。 所以胃口不好的人 , 比如老年人、儿童、久病在床的人 , 平时适合多吃点玉米 , 可以增强脾胃功能 , 运化湿气 。

山药
中医认为 , 山药是健脾胃一个好的食材 , 可以帮助脾胃补虚 , 祛湿 。 山药“主伤中补虚 , 除寒热邪气 , 补中益气力 , 长肌肉 , 久服耳目聪明” 。 《本草纲目》:健脾胃 , 益肾气 , 止泻痢 , 化痰涎 , 润皮毛 。 《本草正义》:健脾补虚 , 滋精固肾 , 治诸虚百损 , 疗五劳七伤 。 常吃“山药”健脾胃 , 运湿气 , 脾胃好 , 湿自除 。

薏米
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 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 , 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 《本草纲目》记载:“健脾益胃 , 补肺清热 , 去风去湿” , 薏仁有渗湿、健脾是其两大功能 , 传统上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湿温、泄泻、带下、痹痛等症状 。 对于身体有湿气 , 脾胃虚弱 , 便溏腹泻 , 吃点薏米有很好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