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古名方”,抗肿瘤、调免疫、抗衰老,是脾胃的“守护神”( 二 )



四君子汤是一个治疗脾胃气虚的常用方 , 也是补气的基本方 。 在临床使用的时候 , 常以“面色痿白 , 食少神疲 , 四肢乏力 , 舌淡苔白 , 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 在临床运用时 , 也可以根据兼变证进行加减化裁 , 如兼有呕吐 , 可加半夏、陈皮;兼有胸膈痞满 , 可加枳壳、陈皮;兼有畏寒腹痛 , 可加干姜、附子;兼有心悸失眠 , 可加酸枣仁、龙眼肉 。 对于四君子汤的加减化裁 , 实在是奇妙 , 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 , 都可以化裁出很多经方名方 , 比如异功散、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八珍汤、归脾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资生丸、枳实消痞丸、健脾丸等 。
对于四君子汤的四味中药 , 其实历代医家也是各有高见的 。 明代医家吴昆指出 , 人参“能补五脏之元气” , 白术“能补五脏之母气” , 茯苓“能致五脏之清气” , 甘草“能调五脏愆和之气” , 堪称独具慧眼 。 清代名医王子接指出 , “理运阴阳 , 刚柔相济 , 诚为生化良方”;清代名医陈修园说 , “阴阳兼调之和剂也”;近代名医谢观指出 , 四君子汤“均甘温之品 , 扶助中宫 , 展布津液 , 不偏不倚 , 纯粹无疵” , 因此“有君子之称” 。 对于四君子汤的妙用 , 清代名医张璐指出 , “凡久病不愈 , 诸药不效者 , 唯有益气、补肾两途” , 并进一步指出 , 可用四君子汤“随证加减 , 无论寒热补泻 , 先培中土 , 使药引津气四迄” , 这样“周身之机运流通 , 水谷之精微敷布 , 何患其药之不效哉” , 并将四君子汤誉为“司命之本” 。
对于《局方》所载 , 为什么要求“入盐少许 , 白汤点服” , 这与清代名医张璐所说的“唯有益气、补肾两途”密切相关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 “盐为百病之主 , 百病无不用之” , 但总体上是引药入肾 。 而用白汤(米汤) , 有补肾健脾的作用 , 清代名医赵学敏指出 , 米油“滋阴长力 , 肥五脏百窍 , 利小便通淋”;清代名医王孟英指出 , 米油“补液填精 , 有裨羸老” , 这正与四君子汤的核心作用相符 。 所以 , 在服用四君子汤的时候 , 按照古方服法 , “入盐少许 , 白汤点服”会更好的发挥四君子汤的奇妙作用 。

【一个“千古名方”,抗肿瘤、调免疫、抗衰老,是脾胃的“守护神”】对于四君子汤的妙用 , 不仅历代医家推崇备至 , 就连现代药理也广为研究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四君子汤在调节肠胃功能、抗肿瘤方面[1-4
, 几乎已经是药理研究的共识 , 尤其是对于胃肠道调节 , 体现在多个方面 , 比如调节胃肠运动 , 促进消化和吸收 , 抗胃溃疡[1
, 抗胃肠黏膜损伤 , 调节胃肠活动 , 促进消化吸收 , 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 , 调节胃肠激素[2
;促进消化吸收 , 调节胃肠激素分泌 , 对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和提高机械屏障机能 , 提高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 ,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4
。 不仅如此 , 四君子汤还具有调节免疫 , 促进造血 , 抗突变 , 抗应激 , 抗脂质过氧化[1
;调节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作用 , 调节下丘脑神经递质-甲状腺轴的作用 , 抗疲劳、耐缺氧[2
;补血活血、增强记忆力 , 对肝脏的修复作用 ,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 促进内分泌腺功能、延缓衰老[3
;抗衰老[4
等药理作用 。
四君子汤不仅药理作用强大 , 而且现代临床使用也十分广泛 , 比如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 消化性溃疡 , 结肠炎 , 慢性肝炎[1
;功能性消化不良 , 儿科疾病(腹泻、贫血、急性黄疸型肝炎) , 肝病的辅助治疗 , 糖尿病 , 免疫调节(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 , 溃疡性结肠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