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人员如何科学防疫且避免中暑?华山感染团队提出这些建议

“中暑是一种可以威胁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 , 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正确都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伤 , 乃至死亡 。 在热浪袭来的夏日 , 如何科学防疫 , 最大程度保护防疫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 避免发生中暑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 ”
7月16日 , “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发布《炎热环境科学防疫 , 降低穿“大白”的中暑风险》一文 , 提出了针对“大白”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 , 科学有效防止其中暑的一系列建议 。
采样人员如何科学防疫且避免中暑?华山感染团队提出这些建议】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撰文介绍 , 中暑是一种可以威胁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 , 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正确都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伤 , 乃至死亡 。 中暑的症状五花八门 , 并且很多是非特异性的 , 也就是说并没有哪种症状可以简单明了地早期发现的中暑 。 因此 , 任何在炎热和/或潮湿环境中看起来不适或行为异常的人 , 或在温暖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的人 , 都应该考虑是否有中暑 。
通常情况下 , 中暑患者可以出现以下的各种表现 , 包括:虚弱、无精打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疲劳、歇斯底里、焦虑、混乱、走路不稳、判断力下降、过度换气、衰竭、失去意识、肌肉痉挛、非理性行为和昏迷 。 需要指出 , 这些表现可以同时出现多种 。
为什么薄薄一层防护服会加重中暑的风险?文中指出 , 人体80%的代谢能是通过正常代谢、运动和颤抖在肌肉中产生的热量 , 并传导到皮肤 , 然后流失到环境中 。 血液循环通过改变表面血流来增强和调节这种热传递 。 衣服通过充当导体或绝缘体来改变热损失 。
在20°C的静止状态下 , 传导和对流仅占我们热量损失的10%左右 , 大多数是通过辐射产生的 。 因此在这个时候薄薄一层的“大白”对辐射散热的影响并不大 。 但一旦环境温度上升到35°C以上 , 就不可能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来散热 。
“我们在高温下生存和工作的能力取决于出汗的能力 , 出汗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在任何环境温度下通过蒸发失去热量 。 当一个人穿着‘大白’时 , ‘大白’会包裹住全身 , 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 , 良好的隔绝层会阻止绝大部分汗液的蒸发 。 就好比身处在湿热的热带雨林中 , 人体周围的水蒸气出现饱和 , 这时候通过蒸发散热的作用停止了 。 ”王新宇进一步表示 , 当所有的散热途径都被阻止时 , 人体的温度会急剧上升 , 进而导致中暑 。
文中进一步建议 , 与在方舱或定点医院病房中救治新冠确诊患者不同 , 如果在没有空调环境中进行普通人群的采样等工作时 , 工作人员原则上只要"一级+"的防护措施应该就能足以防止被感染 , 近距离接触时可以在N95口罩的基础上戴面屏防护 , 而不应该再鼓励或规定必须穿着“大白” 。
因为在炎热的环境中 , 继续穿着“大白”会阻止人体热量的散发 , 导致汗水的凝集 , 痱子的产生 , 可能会因为穿脱不便继而减少水份的摄入和工作中间的休息 , 而所有这些均会大大增加中暑发生的概率 。 同时 , 一件被汗水浸透的“大白” , 其防护作用也已经大打折扣 。
至于普通的防疫工作者(非采样人员) , 尤其在炎热夏天的户外环境 , 文中推荐正确规范佩戴口罩 , 并注意手卫生就可 。
此外 , 文中建议 , 在炎热的夏季工作 , 防疫人员都应该注意阶段性休息与饮水 , 工作时间不应过长 , 如有中暑症状应该及时暂停工作 , 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补充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