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现场,如果有麻醉医生在,绝不会那样抢救

前不久的安倍事件 , 成为媒体、甚至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 。 可以说 , 这是和平年代里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大事件 。
安倍遇刺现场,如果有麻醉医生在,绝不会那样抢救
文章图片
安倍遇刺现场,如果有麻醉医生在,绝不会那样抢救】作为医生 , 看问题的角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 哪怕对方是一个多么令人讨厌的人 , 在医生眼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病人、一个生命 。
然而 , 随着这个生命的消逝以及最近媒体的报道 , 我们甚至对当时的抢救产生了质疑 。 如果当时不是那样 , 他是不是还有机会活?
当然 , 我们必须抛开情感谈这个问题 。 此时 , 他只是一个遭受严重枪击的病人 。
我们注意到 , 一个醒目的报道标题为“安倍被枪击后没麻醉直接开膛剖肚……” 。
乍一看 ,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但冷静一想: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 因为 , 当时的安倍已经处于心肺停止以及严重休克昏迷的状态 。
在那种状态下 , 他是不可能感受到疼痛的 。
这一点 , 从疼痛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 。 疼痛 , 是人体对不良刺激的一种不愉快体验 。
当大脑已经失去意识的时候 , 就不会有疼痛感的 。
另外一个角度:现代麻醉的今天 , 其本质也仅仅是消除疼痛体验 , 而并非让整个身体按下暂停键 。 在手术麻醉过程中 , 虽然有麻醉药物的作用 , 但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仍然要继续工作 。
可以说 , 公众看到“开膛破肚”这样的字眼可能有一点儿残忍 , 但从医学上来说是没有痛苦的 。
其实 , 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将安倍送到医院之后的抢救工作 。 因为 , 在麻醉医生眼中 , 那些抢救可能都是惘然 。
为什么这么说 , 请往下看 , 我们细细道来:
安倍遇刺现场,如果有麻醉医生在,绝不会那样抢救
文章图片
首先 , 他遭受的是严重的枪击 。 从第二枪打响到他倒地 , 也不过几秒钟 。 这就说明 , 不是伤到心脏就是伤到通往大脑的大血管了 。 这一点 , 从之后的报道也证实了 。
有人说 , 会不会是头部中弹?
不会的 。 头部中弹 , 他就不会有走下台阶那一步以及捂胸口的动作 , 而是直接丧失任何有意识的动作 。
其次 , 现场的抢救有大问题 。 因此 , 后期的抢救基本都没什么用了 。
现场抢救的最大问题是 , 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 。
有人说 , 心肺复苏不对吗?既然他们对安倍实施了心肺复苏 , 那就说明当时肯定发生了心肺停止 。 这一点 , 对于一个稍加训练的人 , 都会做出判断 。
从麻醉医生的角度看 , 错就错在这里!
从各种报道中可以获知 , 当时不仅做了胸外按压、甚至也用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安倍遇刺现场,如果有麻醉医生在,绝不会那样抢救
文章图片
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 , 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 。
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 , 并且给予电击除颤 , 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
在心跳骤停时 , 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 , 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 , 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
种种迹象表明 , 当时心脏停跳无疑 。
但是 , 我们一定要清楚心脏是怎么停止跳动的!
从病因上入手 , 不仅仅适用于慢性病 , 更适用于急性病的诊断治疗 。 争分夺秒和生命赛跑过程中 , 是不允许跑错方向的 。 因此 , 越是危机时刻 , 越要尽快搞清楚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