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草木记?|外表“金银满头”,内里良药苦口,平平无奇的消暑小天才

岁时草木记?|外表“金银满头”,内里良药苦口,平平无奇的消暑小天才
文章图片
金银花(图源网络)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刘可欣
“家有两盆金银花 , 夏日炎炎不用怕 。 ”盛夏一到 , 药店门口就摆出了一瓶瓶金银花露 。 透明的玻璃瓶子里 , 装着略微带些金黄的透明液体 , 包装纸上大大地印着“金银花露”四个字 。 这种加入了蔗糖的饮品 , 成为了人们在暑热中最爱的饮品之一 。 谁家没几个喝完了金银花露后留下来装调味品的玻璃瓶呢?
金银花在四川又被叫做“右转藤”“二宝藤” , 在其他地区也被叫做“鹭鸶藤”“老翁须” , 学名则叫做“忍冬”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 梁代陶弘景曾写到“忍冬”一名的由来:“处处有之 , 藤生 , 凌冬不凋 , 故名忍冬 。 ”这种开出秀气花朵的植物 , 却在最不引人注意的时候 , 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了一番风骨 。
金银花花期在4-6月 , 秋季的9、10月也有开放 。 金银花一蒂常生两花 , 两花各有两瓣 , 花蕊高高探出 , 显出些招摇的姿色 。 因两花相伴而生 , 金银花也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含义 , 称其为“鸳鸯藤” , 取成双成对、金银常伴的圆满寓意 。 初开时 , 细长的花瓣呈白色 , 后逐渐转为黄色、橙黄色 。 我们看到“金银满头”的金银花 , 其实并非生来就有两个颜色 。 金银花的雄蕊和花柱都高于花冠 , 整朵花呈现出“绽开”的状态 , 配上金银两色以及橘色的雄蕊 , 就好似一朵朵小烟花缀在枝头上 。
岁时草木记?|外表“金银满头”,内里良药苦口,平平无奇的消暑小天才
文章图片
金银花(图源网络)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 , “金银花”一名最早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 , 因近代文献沿用已久 , 现已公认“金银花”为该药材的正名 , 并收入药典之中 。 在《本草纲目》的目录中 , “忍冬”一项便有注明:“别录即金银花” 。 书中记载着金银花的多种药用方法 , 泡制的忍冬酒 , 以花草根茎泡酒后煨一宿、加入面糊制成的忍冬圆 , 加入吸铁石、香油等熬制的忍冬膏等等 。 但现在人们最熟悉的 , 还是金银花茶 。
不比其他被制成茶的鲜花 , 金银花没有桂花的甜蜜 , 也没有茉莉的清香 , 更多的是清苦 。 初入口时 , 隐约还有清香的味道 , 但随着入口到吞下的动作完成 , 苦味越来越浓烈 , 最终在一口茶落入胃中后达到顶峰 。 这实在算不得是美好的喝茶体验 。 虽然苦 , 但自古以来 , 金银花都被当作是消火、清热解毒的一味良药 。 往往在口舌生疮、上火的时候 , 人们就会说:“泡一杯金银花喝吧!”
岁时草木记?|外表“金银满头”,内里良药苦口,平平无奇的消暑小天才
文章图片
金银花茶金银花茶以花苞为佳 , 混入叶和茎的则次一等 。 金银花茶采摘时间在5-7月 , 修长纤细的花苞上附有短短的绒毛 , 非常可爱 。 小小的花苞开始变得青白时 , 就将被采摘晒制 。 家里如果种了金银花 , 也是可以自己晒制的 , 只是要注意不能直对着太阳暴晒 , 也要少翻动 , 否则晒出来的金银花茶 , 颜色就会暗一些 。
农谚有说:“涝死庄稼旱死草 , 冻死石榴晒伤瓜 , 不会影响金银花 。 ”金银花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 , 并没有那么苛刻 。 因此 , 除了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西藏无自然生长外 , 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 无论是路边还是山坡 , 都能看到金银花的身影 。 只是不开花的金银花平平无奇 , 无人注意罢了 。
岁时草木记?|外表“金银满头”,内里良药苦口,平平无奇的消暑小天才】【如果您有新闻线索 , 欢迎向我们报料 , 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 , 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