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不通有啥表现?如何打通三焦

三焦不通 , 是中医诊病常听到的一个判断 , 意思是一个叫“三焦”的地方 , 堵塞了 , 不通了 , 出现一些或表或里的不适症状 。
什么是“三焦”?
人体内分为“五脏六腑” ,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 , 六腑有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 其中 , 三焦的论述出自《黄帝内经》、《难经》等 。 古代认为三焦“主领五脏六腑 , 主一身之气” , 按现代的理解就是:健康总指挥和总调度 , 地位重要 。
中医常说“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不通有啥表现?如何打通三焦
文章图片
但三焦还可以细分 , 对应人体内部三段 , 其中上焦为心、肺;中焦为肝、胆、脾、胃、小肠;下焦为肾、膀胱、大肠 。
有的古书认为 , 上焦如窍 , 中焦如编 , 下焦如渎 , 是与脊柱连在一起通盘理解的 。 中医将脊柱定为二十一节 , 与西医的二十六节不同 , 每七节为一段 , 分别对应上、中、下焦 。 其中上焦对应的是颈椎 , 形如空窍;中焦对应的是胸椎 , 肋骨如竹编书简 , 形如书编;下焦对应的是腰椎和骶曲 , 像排水沟 。 三焦是对整个胸腹腔和脊柱来说的 , 地位重要 。
有的人从人体十二经络去理解 , 一方面是厥阴少阳 , 两者互为表里;另一方面是少阴少阳 , 两者别样相通;再一方面太阴阳明 , 两者始末相融 。 三个方面使三焦上、中、下相连 , 三焦在形态上与五脏六腑相连 , 在功能上与五脏六腑相通 , 同样也地位重要 。
中医常说“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不通有啥表现?如何打通三焦
文章图片
无论哪一个门派学说 , 都突出了三焦的作用 , 可概括为大通道、大运行、大转化:
1、大通道 , 通行元气 , 元气从肾发端 , 靠三焦运行于十二经络 , 最终串行于五脏六腑 。
2、大运行 , 运行水液 , 水液是对脾、肺、肾等代谢的总括 , 三焦通利时 , 水液运转快 , 人体各方面正常 。
中医常说“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不通有啥表现?如何打通三焦】3、大转化 , 运化水谷 , 包括食物进入人体后的消化、吸收、排泄的全过程 。
所以 , 当大通道堵塞了、或大运行失常了、或大转化阻滞了 , 人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 三焦不通的情况就会出现 , 比如 ,
中医常说“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不通有啥表现?如何打通三焦
文章图片
一是上焦出问题 , 对应心、肺 , 无法将气血、津液布输全身 , 全身里外失养 , 就会有气虚、脱发、经脉瘀堵、提前衰老、风湿、高血压、颈椎病等问题 。
二是中焦出问题 , 对应的脾胃肝胆 , 上不能输送 , 下不能沉降 , 就会出现积食、腹痛、烧心、胃寒、肥胖等问题 , 而且还容易有肾虚的问题 。
三是下焦出问题 , 对应的肾、大肠 , 功能减退 , 腰酸腿软 , 盗汗燥热 , 便秘 , 便溏等问题就会出现 。
有的时候 , 三焦里面 , 中焦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一些 , 中焦不通 , 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问题 。
因为上焦对应心、肺 , 有心火、肺火 , 要经中焦的胃气降浊 , 向下引温暖肾阳;下焦对应肾、膀胱 , 有水阴 , 要经中焦的脾升清 , 向上升腾达济心火 。 一旦中焦不通 , 当心火不能向下 , 只好掉头在上焦乱窜 , 人就会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面红耳赤、眼干眼涩、长痘失眠等虚热证 。 而当肾水不能向上 , 只好沉下来寒下焦 , 人就会有腹泻、腹痛、手足冰凉、怕冷、尿频、女生痛经等实寒证 , 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 。
中医常说“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不通有啥表现?如何打通三焦
文章图片
所以 , 面对三焦不通的症状 , 有两个经常治不好、或容易治错的病症 , 就有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