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 二 )


第二点是抗阻力训练
在进入骨骼塑形期后 , 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抗阻力训练 。 这一时期 , 骨折处已经逐渐恢复稳定 , 能够承受一定的负重 。 同样用下肢骨折来举例 , 抗阻力训练可以先从有支撑物的行走 , 逐渐改变为无支撑物的行走 。
在部分地区还可能会有在水中慢跑等 , 利用水的阻力 , 来增强肌肉力量 , 锻炼骨骼 。 而且相比于在陆地上行走 , 也能因为水的浮力 , 适当地减轻关节的负重 , 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也会比较小 。
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
文章图片
对陈阿姨儿子这样的年纪来说 , 让孩子在骨折后在家静养100天的做法 , 实在是有些夸张了 。 在骨折后 , 也可以适当的通过肌肉训练以及抗阻力锻炼来促进患肢的康复 , 尽快的恢复到原有的健康水平 。
和骨骼强度差、骨密度流失严重的中老年人相比 , 年轻人在发生骨折后 , 康复所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短 。 但也可能因为掉以轻心 , 忽视养骨的步骤而出现二次损伤 , 反而影响病情康复 。
“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有些夸张 , 倒也让很多年轻人能老老实实地度过骨折后的前两个时期 , 避免过早活动患肢 , 也能降低发生二次骨折、肌肉损伤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