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

“伤筋动骨一百天 , 这几个月你都给我老实在家待着 , 哪儿都不准去!”看着病床上的儿子 , 陈阿姨又气又心疼 。 高考结束后他非要和同学出去环岛骑行 , 谁知道和别人的车撞在一起 , 当时就觉得腿疼得厉害 , 几乎不能动弹了 。 到医院一照X光 , 发现骨折了 。
在陈阿姨看来 , 骨折可是大事 , 伤筋动骨一百天 , 这段时间正准备天天熬骨头汤 , 让他老实在家躺着 , 哪儿都别去 。 但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 , 怎么能憋得住 。 没过多久就想起来走动走动 。 并且声称 , 不能一直躺着 , 骨头都“软”了 。
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到底是陈阿姨的经验之谈对养骨更有好处 , 还是年轻人认为地“动一动 , 养骨更高效”?伤筋动骨一百天难道真的要躺上100天才行吗?
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
文章图片
01伤筋动骨一百天 , 并非一定要睡满100天
老一辈人认为 , 伤到了筋骨 , 千万不能乱动 , 不然很容易再次骨折 。 要静养100天才算彻底好了 。 可事实上 , 筋骨受伤后 , 完全靠静养可不够 。
长时间的卧床静养 , 看上去是减少了筋骨二次受伤的风险 , 但也让生长出来的新骨头 , 失去了得到锻炼的机会 。 时间久了 , 也会更容易带来肌肉萎缩、关节无力等问题 。
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
文章图片
02骨折后 , 按照三个步骤养伤 , 恢复又快又好
骨折后 , 可以以周作为单位 , 在三个时间段 , 按照不同的步骤进行养骨 , 比笼统地概括“伤筋动骨一百天”要好得多 。
炎症发作期:第1-3周
刚发生骨折后 , 患处的骨膜、骨质、骨髓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断裂 。 这种病变会导致骨头周围的血管破裂、出血 , 从而形成肿胀 。 而在受伤后的2-3周左右 , 都可能因为体内的细胞再生、纤维组织黏合等产生“血肿机化”
在这一时期 , 人们需要做的是在石膏、绷带等帮助下 , 固定伤口 , 并且严格限制活动 , 以免导致受伤的骨骼无法准确地生长起来 , 带来感染、出血等损伤 。
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
文章图片
骨痂形成期:第4-8周
受损的骨细胞重新生长后 , 就该进入骨痂形成的阶段了 。 新的骨痂形成后 , 受伤部位能够在外观上逐渐恢复正常 。 往往医生也会在这个时期拆除石膏 。 但石膏的拆除并不意味着无须静养了 。
在新骨长出来的时候 , 仍然是比较脆弱的 , 内部的骨骼尚未完全恢复 。 患者仍然应该避免患肢发力 , 更不建议盲目的下床运动 , 谨防带来二次骨折的问题 。
骨骼塑形期:第8-12周
受伤大约8周后 , 骨骼的强度已经逐步恢复 , 在这段时间如果一直卧床静养 , 无法让骨细胞受到刺激 , 也可能带来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问题 。 逐步进行简单的活动和负重 , 对康复也更有帮助 。
由此可见 , 所谓的“伤筋动骨一百天” , 并不是一定要在床上躺100天 。 按照骨骼自我修复的步骤 , 进行针对性的养骨 , 骨折也许好得更快 。
骨折后的康复运动,抓住了2个关键点
文章图片
03骨折后的康复运动 , 抓住2个关键点
首先 , 进行肌肉锻炼
在骨折后 , 肌肉力量很容易随着运动量的减少而逐渐减退 。 而肌肉训练 , 其实就是预防发生肌肉萎缩 。 用腿部骨折来举例 , 受伤后不能随便下地 , 但是在病床上 , 可以通过收缩肌肉、放松 , 重复这个动作来锻炼肌肉的收缩 。
这样的锻炼能让人体内的血液尽快循环起来 , 并且缓解骨折后出现的血肿、肿胀等症状 , 预防发生肌肉粘连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