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如何“消暑度夏”?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 , 大暑三伏天” , 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 , 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三伏天 。 我们都说三伏天 , 但到底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三伏的那些事 。
所谓三伏 , 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 通常是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 , 长为30或者40天的一段时间 。 这段时间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
那么三伏是如何规定的?根据《阴阳书·历法》所记载的规定 , “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 , 第四庚为中伏 , 立秋后初庚为后伏 , 谓之三伏” 。 也就是说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这个说法成为后来推算三伏所采纳的依据 。
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如何“消暑度夏”?
文章图片
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如何“消暑度夏”?】(图片来自网络)
夏至和立秋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内容 ,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 , 但是 , 庚日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要从我们古代历法中涉及到的干支纪法说起 。 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法”(有时称干支历 , 但应注意其并非“历法” , 只是一种“纪法“) , 是一种是采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一定规则相配合 , 用来记年、月、日、时的方式 。 具体使用时 , 采用天干、地支各一个字(要注意的是 , 这里必须是天干地支各一个字 , 不能两个都是天干或者都是地支) , 并且天干在前 , 地支在后 , 两两一组 。 比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提到的“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 , 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其中丙辰就是干支纪年的方式 , 丙是天干 , 辰是地支 , 天干在前 , 地支在后 , 两两一组;再比如我们看一些古装剧中有时会提到生辰八字 , 也是用这种干支的方式来记某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 , 每组两个字 , 共八个字 , 因此叫生辰八字 。
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如何“消暑度夏”?
文章图片
干支表
了解了干支历的基本规则 , 我们也不难推算出 ,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总共有60种 。 而庚日就是指干支记日中带“庚”这个天干的 , 共有六个 , 即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及庚申日 。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阴阳历》中关于三伏的说法 , 以今年为例 , 我们翻开一本有干支历内容的日历会发现 , 今年夏至日(6月21日)为乙巳日 , 然后本着夏至日后“第三庚为初伏 , 第四庚为中伏”的原则往后数 , 发现第三个庚日为7月16日(庚午)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7月26日(庚辰)为中伏 。 同样的 , “立秋后初庚为后伏” , 今年立秋为8月7日 ,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8月15日(庚子) , 也就是末伏 。
按照这个原则 , 大家基本上可以自己推算每年的三伏是哪一天了 ,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例 , 就是夏至及立秋当日遇到庚日的情况 , 在这种情况下 , 当天的庚日就算第一个庚日(陈遵妫著《中国天文学史》) 。
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如何“消暑度夏”?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寿星天文历 , 作者圈出其中庚日)
因为干支历中是天干在前 , 而天干总共是十个 , 因此两个庚日之间间隔为十天 , 基于此往往人们普遍认为三伏天共计三十天 。 事实上 , 并非总是如此 。 我们再回头对照三伏的划分规定: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 因此初伏到中伏间隔一定是十天;末伏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 , 也是十天 , 所以 , 三伏的长度变化取决于中伏的长度 , 即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