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戴口罩会致肺结节增大?真相来了

长期戴口罩会致肺结节增大?真相来了
文章图片
随着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 进入公共场所戴口罩已经成了大家的出行习惯 。 但近期网络上却流传一个说法称 , 口罩中间层内的微末颗粒可吸入肺部 , 长期佩戴会导致肺结节增大 。 很快 , 这个耸人听闻的谣言就被揭穿了 。 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出炉 , 对近期热门的健康伪知识进行打包辟谣 。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 , 北京科技采访人员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
流言
热射病只发生在室外
真相有人认为热射病是阳光照射过多导致的 , 只要待在室内就不用担心 。 其实不然 。 热射病不是室外“专利” , 夏季室外高温酷暑 , 室内闷热、缺乏通风 , 都可能导致热射病 。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 , 即重症中暑 , 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 , 产热大于散热 , 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 , 超过40℃ , 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 , 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 一旦发生 , 死亡率极高 。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 , 热射病可分为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 。 前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 , 后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者、高强度体力活动者 。 这些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 , 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人 , 既包括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 , 也包括装修工人、车间工人在内的室内劳动者 。
尽管在室内也可能得热射病 , 但室外工作者比室内工作者的热射病病情恶化风险更高 。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比室内患者 , 室外患者的病情更易恶化 。 在经过治疗后 , 超过八成的室外热射病患者最终死亡或无法恢复神志 。 而从暴露时间来看 , 室外患者的平均暴露(高温、高湿环境)时间比室内患者还要少2.3个小时 。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 。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 , 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流言
长期戴口罩可致肺结节增大
真相最近网络流传一个说法:口罩中间层熔喷布系石油产品 , 其中的微末颗粒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 , 长期佩戴会导致肺结节增大 。 事实并非如此 。 口罩在正常使用期限内佩戴 , 是不会产生微末颗粒的 , 更不会导致肺结节增大 。
除了棉、毛、麻、丝、再生纤维素纤维等纺织材料外 , 包括熔喷布在内的很多合成纤维都是利用石油基材料制成的 。 聚丙烯作为主要的石油基材料 ,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 而制作口罩用的熔喷布 , 就是由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 。
这种高分子材料经过加工成为熔喷布后 , 具有一定强度和非常好的过滤性能 , 只要不在太阳下暴晒 , 同时不超过使用期限 , 就不会产生微末颗粒 。
流言
光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
真相吃肉太多确实可能导致脂肪肝 , 但不是只有吃肉多才会导致脂肪肝 , 即使光吃素也可能会导致脂肪肝 。 跟营养过剩型脂肪肝相反 , 长期营养不良、缺少蛋白质摄入可以导致“营养缺乏型脂肪肝” 。
长期素食者可能会由于营养不均衡 , 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 。 肝脏运输脂肪需要蛋白质帮助 , 因此会造成转运脂肪发生障碍 , 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