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涨、净利降,王一博代言的SKG冲刺IPO何以突围?

健康养生 , 已经成为当代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关键词 , 这种生活方式也成为许多行业成长发展的摇篮 , 按摩仪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 同时在近些年社交媒体安利、明星代言种草的叠加作用下 , 按摩仪市场爆发出巨大的经济效能 。
近日 , 按摩仪品牌SKG母公司未来穿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穿戴) , 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 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 这是继2021年 , 倍轻松成为“智能按摩仪第一股”后 , 又一按摩仪公司冲刺IPO 。
营收涨、净利降,王一博代言的SKG冲刺IPO何以突围?
文章图片
SKGVS倍轻松 , 谁是按摩仪品类一哥?
作为智能按摩仪品类的头部品牌 , 此次未来穿戴冲刺IPO , 难免让人与之前已经上市成功的倍轻松做比较 。 毕竟 , 他们就连代言人 , 也都分别选择了因同一部戏而爆火的王一博和肖战 。
“SKG和倍轻松作为中国当前市场中的两大领先的公司 , 都在资本市场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 这两家企业的产品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楼磊对中国家电网采访人员分析谈及 , SKG的优势在于其产品更加轻便小巧 , 所以消费者们也能够方便携带按摩仪出门使用 , 但是 , 因为SKG的产品主要是使用脉冲电流技术 , 所以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够接受这一较为新型的按摩方式 。 而倍轻松的产品主要是使用物理按摩技术 , 市场中的绝大部分消费者对物理按摩仪有更高的接受程度 , 其舒适程度也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 但是 , 物理按摩的仪器通常体积较大 , 也比较重 , 用户们比较难将其随处携带使用 。
而对于都定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SKG和倍轻松来说 , 研发能力如何才是支撑其发展的重中之重 。
未来穿戴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 , 报告期内 , 其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投入分别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和7472.59万元 , 在营收的占比分别为2.87%、4.76%和7.05% , 同时 , 招股说明书还表明 , 此次募集的资金 , 在扣除发行费用后 , 将用于未来健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和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数字医疗平台开发建设项目;而倍轻松近三年研发费用在营收的占比分别为5.86%、4.46%和3.97% 。
在专利申请方面 , 截至2022年5月31日 , 未来穿戴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1376项专利 , 其中 , 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为48项 。 而倍轻松截至2021年12月31日 , 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159项 。
相较来看 , 在研发实力上 , SKG和倍轻松似乎不分伯仲 , 而未来 , 谁能占据按摩仪一哥位置 , 还以待其后续发展 。
营收上涨、净利润下降 , SKG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目前 , SKG和倍轻松、奥佳华及荣泰健康 , 共同组成了按摩仪行业的第一梯队 。 其中 , 在便携式按摩仪线上渠道中 , SKG有着较高市占率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 , 其颈椎按摩仪和眼部按摩仪的市占率分别为31%和12% , 而这 , 也让其母公司未来穿戴冲刺IPO有了些顺理成章的意味 。
未来穿戴招股说明书显示 , 2019年-2021年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8995.03万元、98707.37万元和105670.72万元 。 在上文有着较高市占率的颈椎按摩仪 , 是其最重要的收入组成 , 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74.19%、86.67%和70.33% 。 这也意味着 , 对单一核心产品的依赖度过高 , 产品迭代和更新被替代的风险性也就越高 , 会影响公司整体营收不稳定 , 未来穿戴显然也认识到这一点 , 在其招股说明书中 , “产品收入集中度较高”是其提出的主要经营风险问题 。
从其净利润来看 , 报告期内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453.68万元、21214.6万元和14902.23万元 。 对比其营收数据 , 不难发现 , 未来穿戴的营收在连年上涨的同时 , 其净利润却在持续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