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爱专研的高中生赴研究所“上班”

一群爱专研的高中生赴研究所“上班”
文章图片
镇海中学科技新苗正进行暑期阶段性汇报 。
米饭中的淀粉容易转化为多糖 , 让血糖高的人不敢多食 , 有什么办法可以对大米降糖 , 同时还不影响甚至改善其口感呢?
土豆切开以后很容易氧化变黑 , 有没有什么物质可以延长土豆的保鲜期呢?
红美人是宁波象山一种很受欢迎的柑橘品种 , 但它榨汁以后却有一种苦味 , 如何抑制红美人汁的苦味?
8月6日上午 , 宁波市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内 , 镇海中学和效实中学的科技新苗们就各自研究的项目进行暑期阶段性汇报 。 三个团队的研究方向均与农产品健康加工相关 。
□现代金报|甬上教育采访人员王伟通讯员曾昊溟
高中生提前体验“打卡上班”的滋味
这个暑假 , 镇海中学新高一两个小组的科技新苗在市农科院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打卡上班”20天 , 效实中学一个团队到得稍晚一些 , “打卡上班”也有一个多星期 。 同学们每天上午8点半到达研究所 , 下午5点左右离开 , 提前体会了一把“工作”的滋味 。
研究所导师们教会大家基本的研究技能 , 比如如何查找科技文献 , 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仪器操作等之后 , 科技新苗们就开始自己的探索与实验 。 他们首先要在研究所大的研究方向下确定自己的课题 , 获得导师认证、认可以后进行实验研究 , 并分析实验数据 , 寻找最佳实验结果 。
会上 , 科技新苗们围绕项目背景、方案制定、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实验心得等方面进行汇报 。 研究所的导师、学校的老师 , 还有几位家长现场倾听 。 之后 , 大家探讨各自项目中的优点和不足 , 小到PPT制作、标题拟定 , 大到项目框架、创新点提炼等 。 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凌建刚特别围绕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几个方面 , 指出可以继续改进之处 , 让同学们收获不小 。
家长们感慨:“孩子真的成长了!”
讲起实验过程 , 同学们直言收获很多 , “感觉自己成长了” 。
“走进实验室 , 我们看到各种精细仪器以及陌生的测定操作方法 , 老师们熟练的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 , 自己动手时却缓慢艰难 , 常常会出现各种差错 。 比如忘记做标记 , 两只试管中的溶液搞不清楚 , 只能推倒重来;比如溶液忘记冷藏 , 不能用了只能重配;再比如仪器操作不规范 , 数据差十万八千里……但渐渐地 , 我们操作熟练起来 , 数据不断完善与丰富 , 当自己的猜想得到验证时 , 心中是满满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 ”镇海中学科技新苗之一的王杨程说 。
实际上 , 王杨程他们在关于大米口感和降糖的项目研究之前 , 经历了研究方向一次次被否定的焦虑 。 “我们的项目在一开始阶段因为加工技术、受众面、科技含量等原因遭遇否定 , 直到找到现在关于大米口感与降糖的研究方向 , 才终于确定下来 。 在开始的一个多星期里面 , 我们三个人都变得很焦虑 , 后来发现 , 一旦确定项目方向 , 之后的事情就变得很顺利 。 ”
20天 , 也让父母们感受到孩子的变化 。 王杨程的妈妈说 , 初中时候总感觉是家长推着孩子往前走 , 这次做项目研究 , 感受到儿子自己想钻研了 , 这让王妈妈非常欣喜 。 “有时候遇到问题 , 从研究所回家 , 吃过晚饭 , 他就自己继续查资料、学习 。 有时候他会和我们聊起以后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 这些都是好变化 , 孩子们在这段跟着研究所导师做项目的时间里 , 真的成长了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