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秋风未觉凉”,立秋至,暑未清,肝病患者养生宜忌!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开始 。 《管子》曾记载:“秋者 , 阴气始下 , 故万物收 。 ”《说文解字》中也说:“秋 , 禾谷熟也 。 ”
“一宿秋风未觉凉”,立秋至,暑未清,肝病患者养生宜忌!
文章图片
?
立秋 , 七月节 。 立字解见春 。 秋 , 揫也 , 物于此而揫敛也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 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 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时节 。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 , 二候白露降 , 三候寒蝉鸣 。
“一宿秋风未觉凉”,立秋至,暑未清,肝病患者养生宜忌!
文章图片
?
“秋者阴气始下 , 故万物收 。 ”立秋是秋季的初始 , 阳气渐收 , 阴气渐长 , 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 由于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 , 此时盛夏余热未消 , 秋燥当令 , 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 , 故有“秋老虎”之称 。
这时肝病患者该如何做好养生呢?
秋三月 , 此谓容平 , 天气以急 , 地气以明 。 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 使志安宁 , 以缓秋刑 , 收敛神气 , 使秋气平 , 无外其志 , 使肺气清 , 此秋气之应 , 养收之道也 。
——《黄帝内经·素问》
“一宿秋风未觉凉”,立秋至,暑未清,肝病患者养生宜忌!
文章图片
?
1、防暑、防燥
立秋时期 , 余暑未尽 , 天地间阳气尚未完全收敛 , 故气温不会很快下降 , 很可能有气温升高的时候 , 但此时天地间湿气已逐渐褪去 , 开始由潮热转向干热 。
此时天气变化无常 , 昼夜温差大 , 虽有凉风时至 , 一宿秋风未觉凉 。 这个时期最易感冒 , 因此要重视气温变化 , 不能有丝毫懈怠 , 以当心“秋老虎” 。
燥邪为秋季主气 , 其性干燥 , 易耗津液 。 燥邪伤人 , 常见口干舌燥 , 鼻干甚或流鼻血 , 咽痛 , 皮肤干燥 , 大便干结 , 烦躁等症状 。 立秋后雨水减少 , 气温逐渐干燥 , 应重视预防燥邪伤人 。 中医有清热滋润、养阴润燥诸法 , 可用麦冬、百合、生地等煎水代茶或煮粥食用 。
“一宿秋风未觉凉”,立秋至,暑未清,肝病患者养生宜忌!
文章图片
?
?2、饮食“省辛增酸” ,
受暑气湿热影响 , 容易感到没胃口、腹胀、消化不良、腹泻、倦怠乏力、四肢倦怠 。
秋七十二日 , 省辛增酸 , 以养肝气 。
——《千金·食治》
中医认为 , 秋气收敛 , 而从五味的角度来看 , 辛性发散 , 酸性收敛 , 故而当需“省辛增酸” , 即少食辛辣刺激之品 , 可适当多食时令果蔬等性酸之品 。
立秋后十日 , 瓜宜少食 。 ——《法天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 , 民间有“秋瓜坏肚”之说 , 此时人体脾胃尚且处于虚弱状态 , 因此像西瓜、哈密瓜
?等生冷瓜果需要少吃 , 以免出现腹痛泄泻等问题 。 此外 , 如冬瓜、丝瓜、黄瓜等蔬菜可以常吃 , 但要注意熟食 , 且要保证食材新鲜 , 以固护脾胃 。
“一宿秋风未觉凉”,立秋至,暑未清,肝病患者养生宜忌!
文章图片
?
3、宁心调神
秋气肃降 , 宜养收心神 。 进入秋天 , 气候干燥 , 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焦躁 , 应宁心养神、保持平和的心态 , 避免心烦 。
可以通过静坐、闭目养神等方式来调节气息、消除焦躁、养护心气 , 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干燥的秋季 ,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 , 静心凝神、强身健体尤为重要 。
4、起居:“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立秋以后 , 天气逐渐变得清凉 。 此时 , 我们当遵循《黄帝内经》“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之语 。 以晚9~10点入睡 , 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