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迎立秋 养生要绕开 这五大误区( 二 )


推荐做法:一般情况下 , 立秋后的日照温度(白天)在15℃—20℃时 , 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 , 通过秋冻来增强体质;而到了日照温度(白天)低于15℃时 , 人们就应停止秋冻 , 并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 注意头、手、足等部位的保暖 。 目前白天天气依旧炎热 , 穿衣还是要以清凉着装为主 , 但是在早晚气温偏低时 , 体弱者和慢性病者就要注意适当添衣保暖 , 特别是运动出汗之后 , 防止秋天凉燥之气损伤人体阳气 。
误区5:
立秋后大量生食瓜果不仅清热还润燥
张艳介绍 , 瓜果类多清凉滋润 , 适当食用可解渴生津 , 并可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 但是立秋之后天气变化 , 大量食用瓜果可能造成脾胃损伤 , 尤其是食用冰镇水果 , 势必更助湿邪 , 损伤脾阳 , 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 , 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 因此 , 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 , 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
推荐做法:进入秋季 , 并非所有人吃瓜都会腹泻 , 这和每个人的体质差异有关 , 有人阴虚 , 有人阳虚 , 一般秋季吃瓜腹泻的人多为阳虚体质 。 赵丽提醒这类人初秋注意饮食 , 切忌贪凉 。 建议多吃生梨、苹果、百合等清热润肺的食物以抵御“秋燥” 。 立秋后如想吃瓜果 , 最好食用前先用温水清洗或者煮熟后食用 , 以保护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