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儿做了半首诗,父亲担忧她会沦落风尘,成年后果然应验

文人雅士素来喜欢吟诗作对 , 醉酒后有灵感会作诗 , 外出游行时有灵感也会写诗 , 仿佛写诗便是他们的工作 。
不同诗人的诗词风格也大不相同 , 因为生活环境决定心境 , 而心中所想的种种都会在诗词中得到体现 。 诗词中流露出来的主要情感 , 也成为诗词分类的基础 。
因此要想了解某个诗人不同时期的心态 , 只需要观察他们在相应时期所作的诗词即可 。
比如盛唐时期人们的生活都比较幸福 , 所以那时候的诗词的基调都比较轻松愉悦 , 到了亡国之际 , 很多诗词便显得悲怆 。
8岁女儿做了半首诗,父亲担忧她会沦落风尘,成年后果然应验
文章图片
而唐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 , 在8岁半曾做出半首诗 。 父亲听见之后便预感到 , 女儿以后可能会成为风尘女子 , 没想到这个判断成年后真的应验了 。 在薛涛的身上 , 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8岁半所作的诗词 , 暗示日后生活
薛涛被人们称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 其父薛勋是长安城的官员 , 因此家庭条件比较好 。
薛涛从小就受到诗词的熏陶 , 因为父亲是酷爱诗词的人 , 所以她从小不仅仅需要学习女子该学习的东西 , 父亲闲暇之余也会教她诗词相关的内容 。
她本身就是很聪明的女孩子 , 再加上父亲的悉心教导 , 所以小小年纪就能够写出很多颇有意境的诗词 。
8岁女儿做了半首诗,父亲担忧她会沦落风尘,成年后果然应验
文章图片
但是在她8岁半那一年 , 曾经随口对出父亲所作的诗词 , 原本父亲感到十分欣慰 。 可是仔细分析诗词的含义之后 , 父亲却开始担心 , 害怕女儿以后会沦为风尘女子 。
某日薛勋下朝回家之后 , 在庭院中的梧桐树下乘凉 , 这时候庭院里的风景很好 , 薛勋瞬间便有了作诗的灵感 。
于是他说到“庭除一古桐 , 耸干入云中 。 ”这时候薛涛正好从庭院路过 , 恰好听到父亲的诗 , 她便随口答道“枝迎南北鸟 , 叶送往来风” 。
薛勋听到女儿对出的后半首诗感到十分震惊 , 当然也十分欣慰 , 小小年纪竟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如此对仗的诗词 。
8岁女儿做了半首诗,父亲担忧她会沦落风尘,成年后果然应验
文章图片
但是高兴过后紧接着便是担忧 , 因为从这句诗中的“迎”和“送” , 薛涛对于很多事情都有和常人不同的见解 。
并且能够看出她的思想十分开放 , 甚至有一丝丝放荡的意味 。 因此薛勋害怕女儿以后会走上不归路 , 内心忐忑不安 。
然而这些担忧都在不久后成为了现实 , 可是薛涛并未完全沉沦 , 反倒是更加清醒的活在人世间 。
二、父亲的担忧终成真
薛勋是心直口快的好官 , 在朝堂上针对所有问题都直抒己见 , 因此得罪了不少朝臣 。 很多官员都暗中勾结想要陷害薛勋 , 所以薛勋后来不断受到贬谪 , 甚至还遭到流放 。
8岁女儿做了半首诗,父亲担忧她会沦落风尘,成年后果然应验
文章图片
原本心高气傲的薛勋忍受不得这种委屈 , 不久之后便离开人世 。 这时候薛涛年仅十四岁 , 父亲走后她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
古时候丈夫就是家中的顶梁柱和收入来源 , 所以薛勋死后 , 薛涛和母亲的生活一落千丈 , 最后甚至连最基本的生计都无法维持 。
古时候女子空有才华并没有任何用处 , 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 在很多朝代都是真理 。
最后薛涛无奈之下成为一名乐妓 , 并以此来保障自己和母亲最基本的生活 。 因为薛涛从小就接受过很好的教育 , 并且自带一种独一无二的气质 。 所以她看起来和很多风尘女子大不相同 , 后来薛涛的名气越来越大 , 很多人都特意前来一睹薛涛的风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