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农村、带富农民!乡村振兴合伙人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扮靓农村、带富农民!乡村振兴合伙人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江南水乡、寒霜腊梅、乡村田园……走进邹城市田黄镇大峪口村艺术创作基地 , 一幅幅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充满艺术气息的墙绘令人眼前一亮 , 新修的道路环绕山间 , 民宿、餐饮一应俱全 。 谁能想到 , 就在头两年 , 这里还是一个掩映山间、无人问津的落后小山村 。
扮靓农村、带富农民!乡村振兴合伙人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文章图片
变化 , 还要从“乡村振兴合伙人”说起 。 2019年底 , 邹城市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 , 设大束镇、田黄镇、中心店镇3个乡村振兴工作站 , 共计28名合伙人 , 他们大部分是以创办企业或者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乡村振兴项目 。
大峪口村位于田黄镇东南8公里处 ,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 引起村民席涛的关注 。 2017年他回乡创业 , 创办了以餐饮、旅游为主营项目的邹城市德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 , 解决了7名村民再就业问题 , 年营业额达到200万元以上 。
扮靓农村、带富农民!乡村振兴合伙人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文章图片
路越走越远 , 发展需求越来越多 。 随着来大峪口村采风的游客不断增加 , 受制于接待条件等限制留不住客人 , 成为村庄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 “大峪口村属于山区 , 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是外出务工 , 剩余在村里居住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 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无异于雪上加霜 。 ”田黄镇大峪口村党支部书记谯立东说 。
恰逢这时 , 邹城市发起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 。 席涛抓住时机报了名 , 成为了首批乡村振兴合伙人之一 。 “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 , 既能回引人才 , 又为我们搭建了创业致富的舞台 。 同时 , 乡村振兴合伙人也是一种荣誉、一份责任 。 ”席涛感慨地说 。 有了新身份 , 席涛主动与村两委商量 , 入户和村民沟通 , 决定利用村里闲置石头房屋建设民宿 , 留住客人 。
扮靓农村、带富农民!乡村振兴合伙人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文章图片
在田黄镇乡村振兴工作站支持下 , 2020年5月大峪口村艺术写生创作基地开工建设 。 整个项目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0万元、村集体自主出资20万元 , 租赁改造村民闲置庭院3处、房屋12间 , 采用村集体+农户+公司的三方运营模式 , 于2021年5月份开始对外营业 。 截至目前 , 民宿已接待各类旅游写生人员300多人次 , 为村集体创收一万余元 , 为11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
乡村振兴合伙人已成为带动农村发展致富的新鲜血液 。 邹城市指导3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 , 形成了人社部门指导、工作站统筹负责、专门队伍管理的工作格局 。 中心店镇乡村振兴合伙人以种植菌类、草莓采摘园为特色 , 后南宫村村民孔令宝带领村民进行平菇、姬菇秀珍菇及灵芝盆景研发 , 带动了40名村民就业 , 每人每年增收4000元 。 大束镇乡村振兴合伙人聚焦蘑菇产业及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项目 , 钓鱼台村发展香菇大棚65个 , 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 采用了“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运营 , 带动了300名左右附近村民就业 , 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
为确保工作实效 , 邹城市出台了《关于“尊贤使能·人才兴邦”行动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措施》 , 每年评选10名左右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合伙人) , 市财政给予每人2万元奖励 。
“今年下半年 , 我们计划新增设一处乡村振兴工作站 , 招募不低于10名乡村振兴合伙人 , 重点帮扶1—2个合伙人项目 , 同时评选一批邹城市优秀乡村振兴合伙人 。 ”邹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饶志茹表示 , 他们将重点解决合伙人在创业贷款、引才补贴、项目补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难点问题 , 引导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加速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