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国医大师张镜人,擅长诊治疑难杂病,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

内科|国医大师张镜人,擅长诊治疑难杂病,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

文章图片

内科|国医大师张镜人,擅长诊治疑难杂病,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

文章图片

内科|国医大师张镜人,擅长诊治疑难杂病,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
文章图片


三百多年前 , 上海有个叫张君调的儒生断然弃儒从医 , 开启了悬壶济世之路 。 张君调的决定扭转了这个世居沪上 , 中国传统的耕读世家的历史方向 。
从此张氏医学代代相传 , 尤以治疗伤寒热病闻名于沪 , 张氏医学的第12代传人就是现在的国医大师张镜人 。
张镜人生于1923年6月一个名医世家 , 少时就跟随家中长辈抄方 , 1941年开始随父待诊 , 到了1945年就可以独立应诊了 。

建国初期 , 个体诊所合并 , 张镜人进入到上海卫生局工作 , 先后担任过中医处正、副处长等职位 , 筹建了上海中医学院和中医医疗机构 , 为推动上海的中医医教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在他从医的60余年内 , 青年时期就是沪上名医 , 以治疗萎缩性胃炎成名 , 到了中年即成为中医界的泰斗 , 成了治疗疑难病的能手 , 等到了老年又以治疗伤寒而成名家 , 是上海百姓们心目中的苍生大医 。
张镜人与裘沛然、颜德馨一起并称上海中医“三老” , 虽然三人都是中医临床家和学术大家 , 但是张镜人还有两点明显不同之处:
一是他是上海张氏内科的第12代传人 , 是海派乡士医学的代表 , 另一处就是他在建国后承担了中医药工作的管理岗位 , 深度介入沪上中医药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历程中 , 历经数十年之久 , 几乎可以说中医生涯的多半是在从事上海中医药事业 。
张镜人尤其擅长诊治内科杂病 , 在热病和脾胃病方面多有建树 , 曾经荣获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多项大奖 , 所以说他是沪上中医第一人 , 毫不为过 。

张镜人大师在临床上注重实践 , 在治学上崇尚“五勤” 。 他认为勤字当头是作为治学者的本分 。
他将自己的治学经验总结为“五勤”即“勤学 , 勤读 , 勤问 , 勤写和勤实践”
张镜人大师在工作之余 , 总是手不释卷 , 反复阅读经典医著 , 熟读到什么程度呢?在他讲学时经常大段引用原著原文 , 可见学读之勤 。
【内科|国医大师张镜人,擅长诊治疑难杂病,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至于勤写 , 经他主编、参编 , 发表了学术专著就有近20部 , 发表的主要著作有《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国中医鉴别》等 。 而且他每有感悟和心得 , 就会随时记下来 , 然后再整理成文 , 就这样日积月累 , 他发表的论文达到100多篇 。

在勤实践上他也不含糊 , 他从18岁开始行医 , 可以说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临床 , 哪怕是在担任公职期间 , 他都会保证每周几个半天的出诊 。
在“文.革”时 , 他会排除困难找机会给病人们看病 。 当他担任卫生局副局长时 , 他向上级提出的唯一请求就是 , 要求他有半天时间门诊查房 。
正是因为秉承着“五勤”的治学精神 , 他在内科杂病临证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他非常重视调理脾胃和活血化瘀治则 。 认为无论养生还是治病都要重视脾胃 。
他将活血化瘀法用在内科领域上 , 主张“必伏其所主 , 而先其所因” , 活血化瘀要与行气、补气、散寒、清热和祛痰相结合 。
张镜人学古却不泥古 , 他认为中医在进行临床研究和科研工作时 , 应该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医疗仪器和理化实验手段 , 而诊病时则不要受到西医病名的局限 , 要从整体进行辨证论治 , 细问病情 , 四诊合参 , 这样才能探求到疾病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