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川味预制菜」打破时空“屏障”预制菜让“乐山味道”走得更远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8月16日讯(李薪)甜皮鸭、钵钵鸡、跷脚牛肉、油炸串串……提起乐山的美食 , 吃货们无不垂涎欲滴 。 作为川菜的集大成者 , 乐山美食品类众多 , 仅美食非遗就有百余项 , 各色佳肴更是上千道 , 多项美食列入了省级“天府旅游美食”名录 。
追随食客需求新现象引出新思路
近年来 , 随着“乐山味道”声名鹊起 , 各地“吃货”慕名而来 , 在这里开启关于美食的朝圣之旅 。 据市中区商务局统计 , 外来食客中 , 九成来自川渝 。 近两年 , 来自北上广深的95后 , 周末坐飞机、转动车 , 专门来吃乐山美食 。 可见 , 乐山美食正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同 。 这一新现象给乐山美食界带来了新的启发 。
“吃什么”“去哪吃”“怎么做”号称困扰职场年轻人三大“人生难题” , 如果无需繁杂的烹饪 , 撕开包装后 , 短暂制作加热 , 一份香喷喷的美食就能端上餐桌 , 年轻吃货们一定不会拒绝 。 然而 , 乐山是“上河帮”川菜典型代表 , 由于“重调味 , 精小吃”的特点 , 让更多滋味仅限堂食 , 这成了“乐山味道”走出去的一道“屏障” 。
「探访川味预制菜」打破时空“屏障”预制菜让“乐山味道”走得更远
文章图片
「探访川味预制菜」打破时空“屏障”预制菜让“乐山味道”走得更远】乐山预制菜产品
发展预制菜产业让“乐山味道”走出去
如何让乐山美食走出食堂 , 打破时空局限?乐山找到了突破“屏障”的一组‘奇兵’——预制菜 。 预制菜大多是简单快捷的成品、半成品 , 可通过食品工业化 , 将“乐山味道”由第三产业慢车道转入工业化发展快车道 , 加速“乐山味道”走出去、美食产业大起来 。
调查数据显示 , 近六成的预制菜消费者喜爱川菜 , 居八大菜系第一 。 作为国家级特色美食地标城市中心城区 , 乐山市中区紧抓预制菜产业机遇 , 总投资30亿元 , 在全福镇石农村规划了1600亩地建设川菜预制菜产业园区 , 包括标准化厂房、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等为一体 。 立足实现预制菜产业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 擦亮做强乐山美食品牌 , 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百亿预制菜产业集群 。 该园区紧邻占地850亩的西部冷链物流项目 , 其中占地100亩的冻库群正加快建设 , 建成后总容量将达15万吨 , 年吞吐量达137万吨 , 是全省最大冷链物流冻库集群 , 可全面满足乐山川菜预制菜产业园区各类原材料及产品存储配送 。
目前 , 首批120亩建设用地已取得 , 正加快孵化展销电商中心、主干道、冻库、配套污水处理厂等建设 。 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浩宸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已完成项目地块选取 。 同时 , 园区二期200亩建设用地正组卷上报 , 预计于年内取得用地批复 。 “十四五”末园区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
发展预制菜市中区后发优势何在?
目前 , 广东、安徽等地都在积极发展预制菜产业 , 面对他们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先发优势 , 乐山市中区在预制菜产业中如何实现后来居上?
作为四川重要农产品产区、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重要商品蔬菜基地、主要高山蔬菜产区 , 乐山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林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 , 为发展预制菜产业提供了优质可靠的食材保障 。
在保障优质食材的基础上 , 乐山市中区将通过采用标准化、品牌化和人才战略 , 实现在预制菜产业上的发展优势 。 市中区已经与四川大学农产品研究院 , 四川旅游学院等五家科研单位签约 , 联合研究制定乐山美食的工艺标准 。 食材大小、数量、调料包配方、加工步骤、火候、烹饪时间等均纳入统一标准 。 同时 , 紧握乐山美食话语权 , 围绕“正宗”做文章 , 将符合要求的企业纳入“乐山味道”预制菜公共区域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