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县域丨甘肃酒泉肃州区:科技赋能生态农业 戈壁滩变身“聚宝盆”

本文转自: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瞰县域丨甘肃酒泉肃州区:科技赋能生态农业戈壁滩变身“聚宝盆”
央广网兰州8月16日消息(见习采访人员李红军通讯员孙艳)炎天暑月 , 从空中俯瞰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 , 一座座日光温室阡陌纵横 , 在晴空万里的映衬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 走进园区科技示范棚 , 一个个圆溜溜的西瓜挂满藤枝 , 惹人喜爱 , 农户们忙着吊秧、打枝、授粉 , 一片繁忙景象 。
瞰县域丨甘肃酒泉肃州区:科技赋能生态农业 戈壁滩变身“聚宝盆”
文章图片
俯瞰肃州区戈壁农业产业园(央广网发肃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手机一点就能浇地、施肥;黄蓝吸虫板像“卫士”一样挺立在大棚中;产销一体化省去了中间环节富了“口袋”……近年来 , 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 整合盘活了广袤的戈壁资源 , 使得肃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 曾经“穷荒绝漠鸟不飞”的戈壁滩 , 如今已变身“物阜民丰米粮川”的新粮仓 。
资源聚合生产迈向“产业化”
“我一共种了63个温棚 , 种的是银粉79西红柿 , 这两天进入了移栽期 , 预计在十一黄金周就可以出棚上市啦 ,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 ”肃州区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温室大棚里 , 梁霄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番茄移栽工作 。
得益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优势 , 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使当地“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 , 生产的“串番茄”、西红柿、黄瓜、人参果等农产品走出乡间 , 进入商超 , 成为消费者手中的“香饽饽”、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
“我们紧紧围绕戈壁农业产业链条 , 建成了8000万株育苗、15万立方米基质、5万吨有机肥、20万立方米冷链仓储、20万吨农产品交易等配套设施 , 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生产、分拣、包装、仓储、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 ”肃州区中以生态农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静涛说 。
瞰县域丨甘肃酒泉肃州区:科技赋能生态农业 戈壁滩变身“聚宝盆”】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不仅是产业的聚集地 , 更是企业的孵化器 。 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 , 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 在戈壁生态农业的带动下 , 全区发展洋葱、番茄、辣椒为主的高效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 , 实现了蔬菜生产“四季不断档、常年有鲜菜” , 吸引山东水发、敦煌种业、东汇农业等33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戈壁农业发展 , 有1万余名农民从事温室种植 , 有1500余名农民在戈壁农业产业园实现就业 , 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
瞰县域丨甘肃酒泉肃州区:科技赋能生态农业 戈壁滩变身“聚宝盆”
文章图片
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央广网发肃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合作社在园区有14个日光温室 , 主要种植西瓜和西红柿 , 去年产值42万元 。 今年计划改造提升老旧日光温室14座 , 完工后种植规模达到28座 , 预计能实现收入80万元 。 ”在肃州区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 , 诚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立德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
经过初创探索、拓展壮大、内涵提升三个阶段和多年的发展 , 肃州区先后建起东洞、总寨两个万亩戈壁农业园区 , 银达、西洞两个5000亩戈壁农业园区 , 全区戈壁日光温室面积达到3万亩 , 智能连栋温室面积11万平方米 。 主要种植蔬菜、食用菌、林果三大类120余个种植品种 , 年产各类果蔬12万吨 , 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 , 戈壁滩真正变成了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
科技赋能百姓走上“智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