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肿瘤医生( 四 )


作为中国肺癌领域众多新理念的引领者 , 吴一龙教授身上的创新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团队里的年轻人 。 吴一龙教授最早将西方“循证医学”理念落地到医学实践中 , 1998年在国内首开“循证医学”课程 , 两年后创办《循证医学》杂志;2002年 , 吴一龙教授着手癌症药物的国际肺癌临床试验 , 这在国内也属首次;在癌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 , 吴一龙教授做出众多开先河之举 , 将众多靶向治疗新药带到中国患者的身边 。
当然 , 在这样一位具有顶级影响力的导师门下求学 , 周清的压力可想而知 , 但她却将寒窗苦读的过程轻描淡写:“干哪一行不辛苦呢?”
吴一龙教授言传身教的影响 , 除了医学知识、科研能力 , 还有作为肺癌医生的人文情怀 。 吴一龙教授曾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 , 宿舍楼与肿瘤医院仅隔一条窄窄的马路 , 每天晚上医院低矮的楼内传出患者家属悲伤的哭泣声 , 都在年轻的吴一龙心里荡起波澜:“如果是我在这里工作的话 , 可能我做一点小小的努力 , 都可以带来改变吧?”
周清教授说 , 在医疗技术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之上 , 对患者是否抱着深切的同情同理之心 , 决定了一个医生是不是一位好医生、一位得到患者信任并且被患者传扬的优秀医生 。 “肿瘤病房 , 可以看到人世间最真实的百态 , 作为肺癌医生 , 需要更多地从心理学、社会学的层面关注病人和他们的家庭 。 作为管理者这些年我也非常重视医院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工作 , 癌症的治疗 , 不单单是医学能解决的 。 ”
站在医院管理者和行业引领者的高度 , 周清教授近年来更多地希望把医疗的人文关怀理念影响到更大的范围 。 “你是医生 , 你不能单纯看病 , 必须把关怀和温暖传递给病人 。 ”她说 。
当然 , 最终决定患者治疗效果的 , 还是医学的进步 。 “我从事肺癌专业二十年 , 正好经历了肺癌治疗的巨大变化 。 ”周清教授说 , 二十年前刚刚接触肺癌专业时 , 医学生学习内容基本上只有化疗 。
化疗是一种相当于“扫射”的治疗方法 , 化学药物到人体中去寻找那些以异常速度生长的细胞并剿灭它们 , 但生长速度特别快的除了肿瘤细胞还有毛囊等其他细胞 , 这意味着在治疗癌症的同时 , 当时的化疗药物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反应 。 这个阶段 , 患者治疗的过程痛苦 , 治疗效果也不佳 。 “那个时候没有人敢提‘肺癌治愈’这个词 , 想都不敢想 。 ”
直到2004年 , 第一个肺癌驱动基因被发现 , 基因靶向药的研发开始 , 开启了肺癌的精准医学时代 。
针对肺癌的驱动基因 , 肺癌靶向药物出现 , 肺癌的治疗终于从“扫射”进入“狙击” 。 “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是一个链条 , 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 科学家们发现了驱动基因 , 医药企业去研发药物 , 临床医生参与研究并反馈药物效果 , 最终药物研发成功应用到患者治疗中 , 形成了新药研发的闭环 。 ”
基因靶向药物横空出世后 , 肺癌的治疗效果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 “肺癌治愈”频频被医生们提起 , 的确有很多靶向基因明确的病人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突破生存期极限 , 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除了医院院长、肿瘤科医生 , 周清教授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副会长兼秘书长 。 2007年 , 由吴一龙、周彩存、陆舜、张力四位我国著名的胸部肿瘤专家牵头发起的“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成立 , 作为这个重要学术组织的秘书长 , 周清教授肩负重任 , 也因此对肺癌领域的临床科研有着深度的了解和参与 , 她也更加清楚地知道新药研发对于患者治疗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