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新冠“超级抗体”,或对多类变异株有效!( 二 )


这在奥密克戎及其亚分支中尤为明显 。 比如 , 奥密克戎BA.1在刺突蛋白S1结构域上 , 有约30个突变 。 这使得以S1为主要靶点的中和抗体药物 , 对之效力显著下降 。
靶向沙贝病毒(Sarbecovirus)RBD的保守表位 。
无论怎么变异 , 新冠病毒都属于沙贝病毒属 。 因此 , 要找到沙贝病毒不易变异的关键保守表位 , 与其相关核心功能区域重叠 , 如ACE2结合、糖基化等 , 从而阻断病毒与人体结合 。
疫苗专家陶黎纳撰文指出 , 招募SARS康复者且有疫苗接种要求 , 是为寻找沙贝病毒的保守表位提供可能 。 而采用新冠疫苗异源免疫策略 , 是为找到新冠病毒的RBD罕见表位 。
除了治疗 , 或可做预防性药物
前述研究还指出 , 若进行工程改造 , 可将SA55/SA58组合的半衰期延长至90天 , 有效性能维持半年 。 基于此 , 它或可用于暴露前预防 , 以防止新冠病毒有症状感染 。
目前 , 已有中和抗体药物获批“暴露前预防” 。 研究团队称 , SA55/SA58组合的广谱性更强 , 更难逃逸 , 适合接种疫苗后难以产生有效抗体 , 或不适宜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 用作预防性接种 。
据悉 , SA55/SA58组合已被转让给中国科兴 , 预计今年12月提交临床研究申请 。
前述研究由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昌平实验室谢晓亮/曹云龙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俊宇课题组 , 以及北京地坛医院金荣华等共同完成 。
这支联合团队硕果累累 。
本文前述2021年《自然》文章 , 即出自BIOPIC、昌平实验室谢晓亮/曹云龙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俊宇课题组等人之手 。
今年6月 , 这一团队在《自然》再度发文 。 该文被指是世界首篇系统性研究BA.2.12.1和BA.4/5刺突蛋白结构和体液免疫逃逸特性 , 揭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免疫原罪”分子机制的研究 , 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 这篇文章也提到SA58/SA55组合及其使用前景 。
2021年11月 , 由谢晓亮团队参与研发的特异性单抗DXP-604 , 在北京地坛医院作为“同情用药” , 用于新冠感染治疗 。 使用后 , 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大幅下降 , 憋喘、味嗅觉减退等症状明显好转 。
参考资料:
[1]Rationalidentificationofpotentandbroadsarbecovirus-neutralizingantibodycocktailsfromSARSconvalescents.bioRxiv.doi.org/10.1101/2022.08.03.499114
[2]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研究进展.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21,44(1):1-6.DOI:10.3760/cma.j.cn311962-20200907-00088.
[3]出疫苗而胜于疫苗:【超级抗体明枪暗箭组合】横空出世!.疫苗与科学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热文推荐
我国发现新冠“超级抗体”,或对多类变异株有效!
文章图片
我国发现新冠“超级抗体”,或对多类变异株有效!
文章图片
我国发现新冠“超级抗体”,或对多类变异株有效!
文章图片
我国发现新冠“超级抗体”,或对多类变异株有效!
文章图片
我国发现新冠“超级抗体”,或对多类变异株有效!
文章图片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 , 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 , 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 , 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 。 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