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治愈患者复阳是否会传染他人?如何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省疾控专家解答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随着新冠治愈出院人数越来越多 , 治愈患者复阳是否有传染他人可能性?如何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治愈出院或解除隔离观察人员回到社区后 , 需要遵守哪些规定?8月23日 ,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采访省疾控专家进行解答 。
新冠治愈患者复阳是否会传染他人?如何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省疾控专家解答
文章图片
8月21日 , 在三亚市第三方舱医院 , 首批14名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 。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武威摄
01
治愈出院或解除隔离观察人员
回到社区后
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按照规定 , 新冠治愈者出院后要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 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后要继续进行3天的居家健康监测或5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 居家健康监测需要做到:科学佩戴口罩 , 住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 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 , 分餐饮食 , 做好手卫生 , 避免外出活动 。 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 ,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对于新冠治愈者出院后要继续进行的7天居家健康监测 , 我们建议这样做:主动和邻居报备说明 , 消除谣言和猜忌
其实 , 大部分人都不会去责怪病人 , 毕竟生病谁都不想 。 大家担忧的是信息不透明 , 反感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如果能主动告知邻居自己的病情及进展 , 相信大家都会为你的健康祝福!当然 , 如果能主动表态将严格“禁足” , 那更能让邻居放心 。 严格遵守居家规定
其间 , 要自行监测体温 , 关注有无新发症状 , 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 及时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 。 最重要的是 , 坚持做到“足不出户” 。 垃圾扎袋扔 , 通风守规矩
生活垃圾可装入牢固完好的塑料垃圾袋内 , 每日一袋 , 扎紧密封 , 2-3天后丢弃 。 有条件的治愈者可以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 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 , 分餐饮食 , 做好手卫生 , 避免外出 , 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
02
防疫部门该如何加强
解除隔离后的监测工作?
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后 , 要进行5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 需要与防疫部门共同做好健康监测:做好每日早晚两次的体温监测;每天做好十大症状(发热、乏力、干咳、呼吸不畅、腹泻、胸疼、头痛、头晕、结膜炎、嗅觉味觉障碍)的监测;在第2、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
03
治愈患者复阳该如何处置?
是否有传染他人可能性?
治愈患者复阳对于核酸检测Ct值≥35的 , 可不作特别处理 , 个人做好健康监测、单独居住 。 对于核酸检测Ct值<35 , 按照规定应当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进行隔离管理 , 复阳人员的检测结果不影响所在楼栋、小区的风险区的划分 。
复阳的康复者 , 核酸检测Ct值一般都≥35 , 如果没有出现症状 , 无需管理 , 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安全的 。 国内外有关研究显示 , 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核酸Ct值≥35 , 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 , 没有传染性 。 既往事实也证明 , 这些复阳的新冠康复者 , 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群的感染或传染 。 核酸阳性是由于检测到的是病毒的核酸片段即“死病毒” 。
04
治愈患者已无传染性
单位、社区、邻居等
该如何帮助
这一群体回归正常生活?
国内外研究都表明:新冠治愈患者没有传染性 , 所以 , 单位、社区、邻居等应该关爱帮助这一群体回归正常生活 。
作为一场大疫的不幸感染者 , 新冠肺炎治愈者往往身心都受到极大打击 , 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的同情、接纳和安抚 , 而非歧视 。 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 是全社会的责任 。 我们不能让那些刚刚战胜病毒的人 , 再忍受歧视 , 心理遭受创伤 。 这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 , 不仅对于治愈者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 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会埋下一定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