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汛抗旱|努力让农田“喝上水”江西粮食主产区全力抗旱保丰收

本文转自:新华社
7月下旬以来 , 南方多地出现高温少雨天气 , 旱期叠加高温热害 , 对秋粮生产造成威胁 。 江西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 当地干部群众通过打井、清沟、引水、提灌等方式 , 让农田“喝上水” , 想方设法抗旱保秋粮丰收 。
8月23日 , 在江西吉安市新干县麦?镇新街上村 , 随着水流从抗旱井沿着水管汩汩流向稻田 , 田块干裂的缝隙被慢慢浸润“缝合” , 水稻卷起的叶片也舒展开来 。
“稻田已经受旱近1个月 , 往年用来取水的山塘干得见了底 , 靠抗旱井救活了170多亩水稻 , 不然今年就亏大了!”当地种粮大户范青春心有余悸地说 , 当前正是晚稻抽穗的关键期 , 缺水灌溉将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
聚焦防汛抗旱|努力让农田“喝上水”江西粮食主产区全力抗旱保丰收】麦?镇位于山区 , 水资源缺乏 , 新挖抗旱井找水成为当地缓解旱情的重要举措 。 麦?镇水利岗负责人李雪辉说:“新街上村的抗旱井挖到170多米才有水 , 但为了保粮 , 多深也要把水找到 。 ”
聚焦防汛抗旱|努力让农田“喝上水”江西粮食主产区全力抗旱保丰收
文章图片
江西新干县麦?镇新街上村村干部正在观察水稻恢复情况 。 新华社采访人员黄和逊摄
让农田“解渴” , 光找到水不够 , 还要疏通沟渠把水引到田间 。 23日 , 顶着烤人的太阳 , 赣州市信丰县西牛镇东甫村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挥舞着铁锹、铲子 , 对姜坑水库干渠及支渠清淤扫障 , 保障沿途农田的灌溉 。
种粮大户任雪生也自发加入了通渠队伍 。 听着沟渠里出现水流“哗哗”的响声 , 他才放下心来 。 任雪生说 , 他种了100多亩晚稻和30多亩西瓜 , 只有抓紧时间疏通灌渠 , 才能尽早引来水库的水 。 “政府协调抽水泵 , 干部下田挖沟 , 我们自己也要积极些 。 ”
东甫村党支部副书记肖德海说 , 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自发组织的20多人小分队 , 目前已经抢修了5公里左右的灌渠 。 灌渠全部疏通后 , 在泵站辅助下 , 能灌溉周边500多亩耕地 。
聚焦防汛抗旱|努力让农田“喝上水”江西粮食主产区全力抗旱保丰收
文章图片
江西赣州市信丰县西牛镇当地干部在给姜坑水库开闸放水 。 (受访者供图)
为提升引水效率 , 部分地区选择用水管长距离引水 。 在九江市瑞昌市范镇陡岗村 , 路边数公里长的供水皮管蜿蜒在山中 。
42岁的种粮大户聂小龙说 , 村子地势高 , 沟渠引水不便 。 政府帮忙协调租水泵、买水管 , 他自己又买了些小水管将水分流 , 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田间 , 他的3000多亩水稻才能“喝上水” 。
范镇镇长周娣说 , 往年这时还在抗汛 , 今年旱情来得早 , 部分山塘小水库已经干涸了 。 瑞昌市是典型山区 , 政府通过发放移动泵站、帮忙购置抽水管、整改用电线路等方式 , 保障农民农业灌溉用水 。
聚焦防汛抗旱|努力让农田“喝上水”江西粮食主产区全力抗旱保丰收
文章图片
江西吉安市永新县象形乡高田村村民谢军喜家的池塘帮助周边农田“解渴” 。 (受访者供图)
旱情下 , 部分地区离水源较远 , 通过多级提灌才能把水引到农田 。 吉安市永新县象形乡高田村村民谢军喜自发购买抽水泵和水管 , 以自家池塘作为“中转站” , 通过多次提灌 , 把水供给周边缺水的农田 。
“眼看我家25亩稻田都开始枯黄 , 多亏了老谢 , 才能及时把水引进田里 。 现在晚稻禾苗都被救活返青了 。 ”农户谢晓凤说 , 村里协调了4台抽水机 , 周边23户农民共200多亩水田 , 都靠这口池塘“解了渴” 。
据统计 , 截至8月22日16时 , 江西全省累计投入抗旱人数149.49万人次 , 投入抗旱设施机电井8.45万眼、机动抗旱设备31.73万台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