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Tech+对话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李文辉:努力扑灭乙肝和丁肝病毒之火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单项奖金为675万元的2022未来科学大奖于8月21日上午公布获奖名单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获得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 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 , 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 。
NTCP是如何发现的?这项成果有何现实意义?一位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本期《天目Tech+》采访了李文辉 。
天目Tech+对话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李文辉:努力扑灭乙肝和丁肝病毒之火
文章图片
李文辉资料图图片来自未来科学大奖组委会
找到乙肝和丁肝病毒进入细胞的“门”
被视为里程碑式突破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 。
其中 , 全球估计有乙肝病毒感染者2.5亿人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 。 而丁型肝炎病毒则是乙肝病毒的卫星病毒 。 在所有感染者中 , 约有1500万人同时感染丁肝病毒 。 乙肝合并丁肝是最为严重的一类病毒性肝炎 。
发现乙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机制 , 是研发治疗药物的关键一步 。
“病毒无法在细胞外增殖 , 而是必须要通过一扇‘门’ , 进入到细胞才行 。 ”李文辉表示 , 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通过一扇“门”进入人体细胞 , 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 , 也是关键一步 , “因此 , 找到细胞上这扇‘门’至关重要 。 ”
在生物学领域 , 这扇让病毒进入细胞的“门” , 被定义为受体 。 NTCP(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就是乙肝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关键受体 。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 , 李文辉实验室于2012年发现了它 。
NTCP的发现 , 被视为乙肝病毒研究领域30年来里程碑式的突破 , 对于深入了解病毒的感染机制、建立更好的体外和动物研究模型 , 以及研发出有效的新药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我们一直在努力加深对乙肝病毒感染的理解 , 了解疾病的关键步骤 , 从而更好地开发新药 。 ”李文辉说 。
天目Tech+对话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李文辉:努力扑灭乙肝和丁肝病毒之火
文章图片
乙肝病毒示意图图片来自新华社
针对性药物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希望最终能治愈患者
目前 , 针对慢性乙肝 , 有针对抑制病毒复制的核苷类似物药物 , 以及增强免疫系统的干扰素药物 , 即便如此 , 但大部分患者难以实现治愈 。
治愈乙肝很有挑战 。 李文辉举了一个例子 , 乙肝病毒的感染 , 就像一座岛上的很多房子着了火 。
“可以把人的肝脏想象成一个‘小岛’ , 肝脏的细胞则是小岛上一个个的‘小房子’ 。 病毒感染让‘小房子’着了火 。 ”李文辉说 。
把新的科学认识转化为可以治疗患者的药物 , 这是李文辉团队一直为之奋斗的方向 。 他介绍 , 自2012年发现NTCP , 团队就已开始着手新药研制 。
目前 , 团队和华辉安健生物技术公司研发的抗体药物HH-003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 。 “从目前临床试验结果来看 , 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 ”李文辉在接受天目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透露,可以皮下给药的HH-006也已在澳大利亚开展试验 。
天目Tech+对话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李文辉:努力扑灭乙肝和丁肝病毒之火】这些新药在乙肝治疗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李文辉说 , “现有的核苷类药物能够压制火焰”,“而新药会把肝细胞感染的‘大门’堵上 , 阻断病毒的感染循环和火势蔓延;然后也调动免疫给失火房子’降温灭火’ 。 ”他介绍目前的目标就是临床治愈乙肝 , 也称“功能性治愈” , 让病人不必再长期服药 。 乙肝和丁肝都用NTCP作为受体 , HH-003在治疗丁肝中也已显示出良好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