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剖结构来谈谈“靳三针”中的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不知道你是不是经常刷着抖音 , 一会儿功夫 , 时间没了 , 颈椎也特别疼了 。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 , 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无法离开它们 , 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 , 往往会引起颈部肌肉僵硬、疼痛 , 最终发展成为颈椎病 。 那么如何治疗颈椎病呢?
针灸是治疗颈椎病很常见且十分有效的手段 , 临床上每个医生的取穴方法不尽相同 , 效果也大同小异 。 有的医生以颈部夹脊穴为主 , 有的以督脉穴位为主 , 有的以阿是穴为主 。 那么 。 到底怎样取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已故针灸教授靳瑞老先生就总结出“颈三针”来治疗 ,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 , 疗效也得到大多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
从解剖结构来谈谈“靳三针”中的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文章图片
1.颈椎的弓弦力学结构体系
人的肌肉都是有附着点的 , 一般都是附着于骨骼系统 , 所以全身的肌肉骨骼承担了全身的力学运动 。
骨骼和肌肉的链接可以比作“弓”和“弦”的链接 , 骨骼相当于弓体 , 肌肉相当于弦;弦的两端是受力最大的点 , 弦的中点是最能调节弦上力量的点 。 那么 , 肌肉紧张或者痉挛该如何调节就显而易见了 。
从解剖结构来谈谈“靳三针”中的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文章图片
2.“颈三针”与颈椎弓弦的对应关系
正常的颈椎是有弧度的 , 正常的颈椎是颈前曲的 , 上位颈椎和颈胸结合部是弓弦结合部 , 大概第四颈椎的位置是弓和弦的中点 。 这三个点是最关键也是受头颅重力影响最大的部位 , 从大多数颈椎间盘突出的的节段就可以得知:最常突出的节段是颈椎3/4、4/5、7/8椎间盘 , 第一颈椎阶段虽然没有椎间盘突出 , 但是会出现寰枢关节紊乱;还有就是民间所说的“富贵包”也能证明颈椎下段受力较大 。 所以 , 从这三段调节尤为重要 。
“颈三针”包括天柱、颈百劳和大杼 , 主要局限在颈部和颈胸椎结合部 。 天柱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 旁开1.3寸 , 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 对应的是上位颈椎 。 颈百劳在大椎直上2寸 , 旁开1寸 。 对应的是中位颈椎 。 大杼在第一胸椎棘突下 , 后正中线旁开1.5寸 。 对应下位颈椎 。 可见“颈三针”的配穴完美性 。
从解剖结构来谈谈“靳三针”中的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文章图片
3.“颈三针”针刺手法要领
虽然颈椎病分为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以及混合型 , 但是不论哪一型都伴有颈部肌肉的酸痛不适感 , 以局部肌肉紧张为主症 。 中医将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都可以归为“痹证”或者“痹痛” , 那么对于痹证针灸该如何治疗呢?
从解剖结构来谈谈“靳三针”中的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的原理】对于痹证 , 《黄帝内经》就直接定义了针刺手法 , 即“输刺”和“合谷刺” 。 输刺是指深刺至骨;合谷刺是一针透多穴的刺法 , 先直刺一针 , 再提针至浅部 , 在穴位两旁各斜刺两针 , 进针轨迹形似鸡足 。 这两种刺法均具有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 从而使颈部疼痛得以缓解 。 (关于“输刺”和“合谷刺”可以翻看往期文章 。 )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 欢迎关注“针灸龙哥” , 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