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患者蔡磊的“生死时速”( 三 )


在罕见病群体中 , 蔡磊不是推进药物研究的第一人 。 2000年 , AryaSingh的父母为了给患有脊髓性肌萎缩(SMA)的女儿治病 , 推动了整个药物研发 , 如今SMA实现了有药可医 。 蔡磊所做的事情与AryaSingh的父母一样 , 当患者、家属、科研领域和制药公司共同努力攻克疾病时 , 他们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
只是蔡磊做的事情比SMA的突破要难得多 , SMA是一种单基因疾病 , 靶点和治疗方法非常清晰 , 而渐冻症近200年来依然是病因不明、靶点不清 , 而且属于脑科学和神经系统疾病 , 堪称人类医学最大的难题之一 。
“同期发病的病友走的越来越多 ,
生死时速继续中”
2021年下半年 , 团队发展终于有了新的起色 , 越来越多病友开始相信蔡磊 , 科学家们也在多轮沟通后 , 愿意帮渐冻症患者试一试 。 文献科研的工作已经由张馨霏等10多位专职或兼职员工来协助推进 , 他们主要负责科研调研、查阅和沟通国内外药物研发管线、自主设计药物研发管线 。
渐冻症患者蔡磊的“生死时速”
文章图片
数位专职和兼职的科研工作者已经投入到渐冻症药物的开发工作中 。 /图·pexels
“因为渐冻症的病因不明 , 关于病因有各种猜测 , 这些猜测的病因里面会引申出猜测的以及已研究出来的靶点 。 现在药研几乎都是在这些猜测的靶点中 , 针对这些靶点进行研究 。 ”张馨霏平均每天阅读50—100篇文章 , 把关于靶点的内容全部下载下来 , 查阅的过程中还会查到其他病理相关的内容 。
除了要看渐冻症相关的文献 , 团队也要研究像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病、神经再生、神经免疫学以及干细胞、基因等的相关文献 , 团队已锁定的文献约有50万篇 。 这可以说是渐冻症研究最专业的民间组织 。
医生、患者、药企、科学家、投资人都知道渐冻症新药研发非常艰难 , 但在蔡磊看来 ,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渐冻症患者都不去努力 , 那还指望谁去努力 。
帕特里克·奎恩与皮特·弗雷茨通过“冰桶挑战”募集到1.15亿美元善款 , 推动了大众对渐冻症的认知以及相关研究;美国病友希利向麻省总医院捐款搭建了渐冻症快速临床试验平台;英国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虚拟化身;帕特里克拍摄《我 , 一个渐冻症患者的生活实录》 , 用影像记录了一位渐冻症患者确诊后的生活……在全球多个国家 , 渐冻症患者群体一直在试图用各种方式引起社会、药企、科学家们的关注 , 但每一次他们的突然离世都会让进展变慢 。
去年7月30日 , 在蔡磊和他的团队发起的第二次“冰桶挑战”的视频中 , 他还可以从容地拿麦克风讲话;今年7月13日接受采访时 , 蔡磊的双臂已经难以抬起 。 现在蔡磊出门需要两个人陪着 , 他的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 , 双手、双臂功能基本丧失 , 腿部开始肌肉萎缩 。
渐冻症患者蔡磊的“生死时速”
文章图片
2021年7月 , 渐愈互助之家创始人蔡磊再次发起冰桶挑战活动 。 /受访者供图
采访过程中 , 蔡磊的身体持续肉跳 。 “开始很怕肉跳 , 因为肉跳的区域增加 , 意味着病情在发展 。 现在坦然了 , 随便跳 , 反正我知道我的胳膊得残废 , 最后可能就是躺在床上了 。 ”
在渐冻症病友的微信群里 , 咨询得最多的问题是患者的后期护理 。 渐愈互助之家的运营马文慧说:“真实的渐冻症患者病情恶化都非常快 , 不会像霍金那样活很多年 , 有些人确诊后不到一年就离世了 。 ”渐冻症患者的病程进入中末期后 , 随着运动神经元丢失 , 患者会逐渐丧失运动、语言、吞咽和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