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为何是他们?( 三 )


张璐:从诺贝尔奖专家的评审标准来看 , 其实这两位教授的工作是符合要求的 。
首先是它的先驱性 。 APL是非常难治疗的白血病之一 , 而这两位教授的研究和应用给大家首次贡献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 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非常强的先驱性 。
另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它的前沿性 。 现在精准医疗和靶向治疗 , 尤其是针对癌症的靶向治疗 , 已经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 。 但实际上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无论是张亭栋老先生还是王振义教授 , 他们就已经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精准医疗 , 体现了非常强的前瞻性 。
更重要的是 , 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 。 不仅是中医 , 甚至西医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也有一部分的方案来自于经验医疗 。 那经验中是不是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用现代的医学技术返回去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 , 并找到一些现有的解决方案?以前我们缺少足够的工具和数据收集去找到一些疾病的诱因和效用的相关性 。 我们在应用一些药品时 , 它们具体是怎么发生效用的 , 有时候并没有完全的理解 。 所以 , 我觉得这次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启发 。 是不是可以用新的现代医学的分析方法 , 包括我们在过去这些年发展起来的很多更加新型的技术 , 包括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和微控技术来反向地分析我们过去的一些经验医疗 , 挖掘过去的宝藏 , 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
所以 , 总体而言 , 张亭栋和王振义两位老先生的工作不仅有前沿性和先驱性 , 我觉得启发性也是巨大的 。
王立铭:张亭栋先生是最早发现三氧化二砷能够治疗白血病的人之一 , 实际上三氧化二砷大家如果有一点化学基础就会知道它是毒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 看过《水浒传》的人肯定知道武大郎就是吃这个玩意儿吃死的 。
那他是怎么意识到砒霜能治癌症的呢?这和传统医学是分不开的 。 简单来说 , 就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从一个民间医生那里发现了一个治疗癌症的偏方 。 这个偏方里有几味药都是传统上非常剧毒的药物 , 一个是砒霜 , 一个是铅粉 , 就是水银 , 还有一个是蟾酥 , 用蟾蜍做的 , 就是传统上以毒攻毒的思路 。 他发现这三味药混在一起能治癌症 , 然后经过现代科学的检验方式 , 包括临床的研究 , 最终包括癌症的分型 , 最终明确了实际上是这三味毒药中的砒霜 , 也就是三氧化二砷对APL的治疗有特别好的效果 , 慢慢才变成了现代医学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 。
屠呦呦先生的工作过程其实也有相似之处 , 都是从传统的医学出发 , 然后用现代化学的方式 , 现代生物学的验证方式 , 最终发现青蒿素对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有意思的是 , 这也引发了一些挺有意思的争议 , 会有一帮人觉得这是传统医学中医的胜利 , 中医博大精深 , 从中能找到这么重要的药物 , 还能得诺贝尔奖 , 得未来科学大奖 , 证明中医是非常了不起的 。 另外一派人对此嗤之以鼻 , 认为这和中医没关系 , 因为不管是青蒿素的发现、验证 , 还是三氧化二砷的发现和验证 , 最终都是现代科学的胜利 , 它需要现代化学的手段 , 需要临床实验的设计 , 甚至是现代生物学的机理研究等等 , 所以和中医没关系 。 这两派人在网上经常吵来吵去的 , 张璐你能聊聊你的看法吗?
张璐:我可能两边各打一半 。 首先 , 经验医学一定有它非常大的价值 , 中医几千年的经验累积中肯定有很多宝藏值得挖掘 , 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 , 没有现代医学的手段去找到其中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