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为什么中药对症治疗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效果?肠道菌群可能是关键

胆管结石|为什么中药对症治疗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效果?肠道菌群可能是关键

文章图片

胆管结石|为什么中药对症治疗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效果?肠道菌群可能是关键

文章图片


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受过“伪中医”的欺骗 , 于是对于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持否定态度 , 网上争议很大 。 但是 , 很多药物试验与临床研究发现 , 中药在于改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的 , 所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把中药作为改善2型糖尿病的辅助用药 , 特别是一些清热益气的中药材 。 今天 , 我们介绍一下关于这些清热益气中药材对于肠道菌群的改善与2型糖尿病防治的效果 。

一、2型糖尿病的主要中医体质问题
据中医临床研究 , 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属于燥热炽盛、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等类型 , 因此通过清热去火、益气补肾等药物 , 是可以对症改善的 。
二、2型糖尿病人普遍存在肠道菌群紊乱
动物实验与人体临床研究证明 , 糖尿病人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紊乱症状 , 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组成有显著差异 。 但是 , 不是所有糖尿病病人都是存在某些特定的菌群问题 , 它们的特征可能与肥胖程度、病程等等有关 , 存在个体差异 。 因此 , 单独补充某些益生菌效果有限 , 需要综合管理 。

三、清热益气类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的作用
1、清热类复方
葛根芩连汤: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对湿热证的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有明显影响 , 显著富集柔嫩梭菌 , 抑制拟杆菌属(Bacteroides)生长 , 降低肠道粘膜通透性以改善低度炎症状态 , 促进梭菌属(Fusobacterium)生长 , 保护肠道粘膜完整性 。
清热活血化痰方(黄连、黄芩、大黄等):研究发现该方可明显增加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 , 减少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 , 改善患者便秘症状 。
千金黄连丸:研究证明可显著上调小鼠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丰度 , 且其作用效果相比于黄连单一成分更具优势 。
2、益气类复方
益气温阳方:研究发现对糖尿病伴有腹泻患者有效果 , 可升高肠道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 , 降低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数量 。
益气补脾法:研究其对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 发现肠道中乳酸杆菌、拟 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 , 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 。
黄芪复方制剂:可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接近正常水平 , 肠道内五种优势菌群: 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可调整至正常水平 。
四、单味中药及及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的作用
1、清热药
黄连及其提取物小檗碱: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很显著 , 患者的益生菌类双歧杆菌、拟杆菌和乳杆菌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 有害菌类肠杆菌、肠球菌与酵母菌检出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 提示黄连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是双向的 。

黄芩:可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 , 尤其是显著促进乳酸杆菌的生长;对有害菌肠球菌和肠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
大黄:研究发现发现大黄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小鼠周围胰岛素抵抗 , 抑制胰岛细胞自身的氧化应激 ,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 还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肠道机制 , 增加拟杆菌数量 , 降低厚壁菌数量 。
2、益气药
白术:能够调节糖脂代谢的同时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的增长、提高乳酸菌属/厚壁菌属的比例 , 降低血清中的三酰甘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